如果自己不摻和如涵的事情就好了,那樣的話,如涵就還是劉氏安排,而劉氏給她的安排,其實左知琴也是知道的,那也不是一戶多好的人家,如涵嫁過去肯定是要吃苦受罪的。
明明自己不參與,如涵還是會得不到好的下場,自己當初為什麼就非得要去求劉氏,讓自己安排如涵的事呢?
她要是沒有參加,如涵還是會過得那麼慘,現在雲裳來追究這件事情,一切就都跟她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
左知琴真的是越想越後悔,越是後悔就越想。
她心中的想法,在場的人並不知道,只是大家看出了左知琴臉上的後悔,都以為她是真的後悔了。
不過,這個後悔的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左殤景是以為左知琴是真的後悔了,就類似於知道自己做錯了的後悔;
劉氏推己及人,也知道左知琴後悔了,但她認為她的後悔,應該是跟自己一樣,後悔事情做得不夠縝密,不該讓自己在這件事情裡暴露出來有自己操作的成分在——不過,當初誰能想到雲裳竟然會去追究這件事情呢?要是早想到了今日這一天,她根本都不會提出這件事;
雲裳的理解,卻是最接近於左知琴的真實心理:她可不認為左知琴會良心發現,認為自己做錯了,要真是這樣的話,剛剛她也不會衝著左殤景吼出什麼你要救我,我是你妹妹,你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死之類的話——就衝著這些話就知道,左知琴根本不可能有良心發現的那一天。
這原本就是一個既蠢又惡毒的人,完美地繼承了劉氏骨子裡的那些陰暗基因。
不過,即便是這樣,雲裳也沒能猜到左知琴的“惡”能惡到她的後悔其實主要是後悔自己不該出手,她想要讓自己的親生母親劉氏來承擔全部的後果。
“我、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左殤景的問題直指最核心的問題,左知琴知道,便是打死了她,她也不能說出自己就是故意選了那樣的丁家給如涵,否則,這件事情傳揚出去,世間之人如何能容忍了她?思來想去,她也只能說出這樣一個蹩腳的理由出來。
不過,這理由雖然蹩腳,但它其實也挺好用的。
因為左殤景相信了。
他到底不敢相信自己的親妹妹會是那樣惡毒至極的人,所以,左殤景相信左知琴一開始應該是不知情的。
這話說出去,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相信,因為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沒有辦法相信堂堂宰相府的嫡大小姐,會是那樣陰毒的人。
但云裳卻是半點都不相信的。
畢竟如涵這件事情,是她自己的親生經歷,她知道左知琴是一早知道了丁家的情況才故意給如涵安排的。
不過,雖然自己知道,但云裳也不打算圍繞這個問題深究下去了。
一來,她不可能真的讓左知琴嫁到丁家去——整個丁家的人都已經被她看管了起來,尤其是那丁大郎以及他的母親,不只是因為這兩人那樣對待如涵,便是沒有如涵那件事,衝著他們害了的人命,雲裳也不可能輕易繞過他們;二來,這件事情要承擔的後果太大了,左知琴便是再愚蠢,也能想到若是她承認了在知道丁家的情況下還安排如涵嫁過去,她會面臨的是什麼,便是不擔心社會輿論,她也知道雲裳定然是不會放過她,所以不管怎麼樣,左知琴肯定會抵死不認這個罪過,這種情況下,雲裳若是堅持的話,就不免有些易落人口實了。
畢竟,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其實都很難相信左知琴竟然會狠毒到了那樣的地步。
當然,雲裳會選擇這麼做,自然是因為她已經有更好的“惡果”等著左知琴嘗一嚐了。
“即便是後來才知道的,但你自己親口許諾本宮,要給如涵找的是心善之家,卻不調查清楚,害瞭如涵一生,左知琴,你是不是應該給本宮一個交代?”雲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