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呀,哭了,我就說錦鯉大仙是神仙,你們自己看,這就是得罪了神仙的下場。”
“……”
經過了網友們的提醒,韓木生終於想起來了自己之所以看“祥和社群”四個字眼熟,就是因為那拆遷男住在那個地方,就是在這個社群。
想起了這個,韓木生趕緊仔細去看錦鯉轉的政府檔案到底是什麼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笑得跳了起來。
原來,當地政府決定拆遷計劃後,就開始逐步地跟拆遷範圍內的小區住戶談話了,可輪到祥和小區的時候,裡面的人一個比一個貪婪。政府已經非常優厚的拆遷條款,他們不答應,非得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由戶口為單位的賠償,改為人口單位,另外一比三的住宅面積賠償,他們也不接受,要求改為門店。
總之是一個比一個敢提要求。
而且,這還不是個體行為,而是整個小區的居民全部聯合起來的上訴——在政府工作人員宣傳拆遷政策、收集建議期間,這個小區的人,還聯合簽名上訪,說是懷疑當地政府不作為,壓縮他們的拆遷賠償。
如果只是個別人,那政府還能逐一想辦法解決,可這個小區的人,倒是團結得很,他們集體行動,集體抗議。
群體行為,政府沒辦法進行逐一解決,但若是按照祥和小區的要求進行賠償拆遷,跟附近小區的差別太大,其他小區那些已經簽字同意的人,肯定不會同意——其實,在這期間,政府已經陸陸續續地收到了一些已經簽字了的居民的反饋,要求保證拆遷賠償公開化、透明化以及公平性。
如果按照祥和小區的要求算下來,會嚴重超支政府部門的年度預算,且這樣看不到賺錢的賠償方案,也根本不會有開放商來接盤。雙方對峙了好幾天之後,政府部門的公函就下來了:鑑於一些特殊情況考慮,新開發的區段進行了重新的設計與梳理。
而根據這一份新的政府檔案公示,祥和小區不在這一次的開放區域內了。
對比前後兩張設計圖,大家就發現,政府這是直接將拆遷區域直接朝前移動了,包括祥和小區在內的一條線上的小區區域,全部被移出了本次的拆遷跟規劃發展。
也就是說,信誓旦旦要拆遷成為富二代的拆遷男,拆遷不成了。
好事的網友們,趕緊將錦鯉轉發出來的政府公文,轉給了拆遷男,排隊問他:
“請問這位拆遷富二代,感受如何?”
“當不成富二代的感受如何?”
“從富二代的邊緣路過的感受如何?”
“……”
“快快快……”韓木生突然叫了起來。
“怎麼了?”顧冰河剛巧就在他的身邊,關心問道。
“不不,我就叫程程,”韓木生催促雲裳,“……快現場直播一下拆遷男的反應,我迫不及待看到他變色的嘴臉了。”
顧冰河:“……”
雲裳微微一笑,將自己面前的電腦一調轉,讓螢幕正對著了韓木生等人。
赫然,螢幕上正出現的就是拆遷男的一張臉,此時此刻的他,正滿臉不敢置信的神色盯著什麼看。
根據之前的經驗,韓木生很快就判斷出來了,此刻的拆遷男應該是在電腦面前,正盯著電腦裡的東西在看,而這攝像頭,正是電腦的攝像頭。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拆遷男一邊不敢相信地看著電腦螢幕上的政府公文,一邊在嘴裡喃喃自語,“這不是真的,不是……”
雖然嘴裡不願意承認,但他發青的臉色,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