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了,”蔣勇站了出來,“這錢啊,白賺不白賺,我家裡還有個要吃奶粉的小孫孫呢,有這錢,我心中也踏實。”蔣勇自己答應了,還轉頭跟著幫勸了起來,“趙大哥、王大哥,其實啊,這都是你們親家的心意,也是你們女兒女婿的心意,他們家現在好了,也幫提拔提拔我們這些親戚。再說了,也能讓他們家也輕鬆一點。這事,我看你們也答應了吧,到時候,咱們保證野菜的質量,給他們收拾得乾乾淨淨拿過來,可比他們去找外人強多了。”
趙家猶豫了片刻,最先點了頭。
三家裡面,趙家其實是最窮的,加上最近家裡最小的兒子趙大壯還受了傷,在家裡躺著,沒有收入還花錢,本來留捉襟見肘的生活每況愈下,都是靠著趙秀跟陶連山時不時的接濟,才能偶爾吃得好一點。現在這麼好的事情,擺在他們的面前,自然是答應了。
趙家一答應,王家也沒再多猶豫。
三家最後定下來之後,再細細地說了一下分工,吃了一頓飯後,就各自告辭回家去了。
走的時候,三家人的臉上,都是高興的神色,那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的發自內心的期盼與嚮往。
接下來的日子,陶家的生活就規律了起來。
陶連山陶連海上班;趙秀負責泡菜,王芬則是負責衣服訂單;陶杏兒陶連文上午跟著陶國強蔣荷花上地,下午則跟著雲裳學習,偶爾幫著自家的兩位嫂嫂做事,當然偶爾王芬也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她自然不是為了高考,主要是學習衣服設計方向的東西,看得多了之後,陶杏兒竟然也喜歡上了。自己還親自設計了兩套衣服,讓王芬幫著做了出來之後,被村子裡幾個稍微富足一點的姑娘家看到,又給王芬拉了好幾筆生意。
輪到陶連山陶連海休息的時候,那一天,一家人都不上工當然該學習的陶連文跟陶杏兒還是得繼續學習就在家裡做好吃的,不但自家要做,還得叫來趙家王家跟蔣家的人,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這可是羨慕極了大季屯裡其他的人,最近要給陶連文陶杏兒說媒的人,簡直多得陶家都有些煩了。
可他們煩,想跟陶家做親家的人可一點都不煩,有些臉皮厚的,被拒絕了一次兩次的,還能再找上門說三次、四次呢。
這也難怪大家都心動,現在陶家已經有兩個工人了,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所有的人聞風而動;更別說現在這陶家發達了,還知道拉拔自家的親戚光是衝著每個月陶家的人會邀請趙家王家蔣家的人,去自家吃三頓好菜,這一點,就足以讓許多的人心動了。
而藉著這個聚會之名,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內,誰都沒有發現,其實趙家王家蔣家到陶家,是去送野菜的。
不但送,來的那一天,大家還都會幫著趙秀一起醃製。
趙秀的活兒是越來越輕鬆,更多的時間,又花在了跟雲裳學做新的好吃的上面,反過來,讓每一次的四家人的家庭聚會,人人都吃得越來越滿意。
在陶家的幫扶下,三家的情況也都在好轉,趙大壯的腳徹底好了的時候,還專門跟著自家父母來了一趟陶家,看到小弟弟身子靈活的樣子,趙秀喜極而泣。
再沒多久,劉小霞的父母就找上門來了。
跟原來那一世相比,這一世劉小霞的父母提前了三個月找到陶家來。
雲裳知道劉小霞去鎮上給她父母打電話的事,也就估算到了劉家父母來大季屯的時間,並提前告訴了陶家,以及陶連文。
所以,當劉小霞找到陶連文告訴他,她的父母最近就要到了的時候,陶連文一點都不驚訝。
“你有沒有想好怎麼辦?”劉小霞問陶連文。
這些日子裡,劉小霞跟陶連文最開始面對的爭端一直都沒能得到解決。
劉小霞想要陶連文去問陶連海要到工作機會,而陶連文在跟陶連海雲裳分別談過一次之後,他堅定了要學習的心。
比起最開始想要撿漏高考的想法,現在的陶連文,其實更多的是想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因為在雲裳開始給他講課之後,他才發現了一個問題,伴隨著學的越多,他越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特別是以前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在學習中,他竟然慢慢地想明白了。
所以,陶連文安定了下來,他給了自己一年的時間,他想要利用好這一年,擴充自己,如果到時候有高考,他能去參加,那是他的幸運,但若是沒有,他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透過學習,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他這樣的想法,極好,得到了雲裳陶連海以及陶家上下一致的贊同,可在劉小霞的面前,卻全部失靈。
劉小霞對於他說的什麼美好的未來都不關心,她只要他去上班,最好能在她的父母到大季屯之前,就找好工作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