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轉正之前,陶家的日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現在陶連山陶連海轉正之後,兩個人每個月拿回家的工資,就足有六十多。
更別說,還有王芬幫著做衣服賺的那些錢,那收入,竟然都可以跟陶連海相提並論了。
這可著實讓蔣荷花吃驚得很。
她從來不知道原來幫著做衣服,竟然也會這麼來錢。
當然,她也不會因為王芬這收入高,就小瞧了陶連山陶連海的工作。
畢竟,說到底,王芬這收入,是不能放到明面上去的。
關於家裡的這些收入,蔣荷花沒有瞞著大家。
而當趙秀知道大家的收入之後,在一段時間裡,她的內心充滿了自卑。
一直以來,她都覺得自己不如王芬,可卻從來沒有像是現在這樣,如此直白地面對這個事實。
趙秀倒也不是攀比的性子,也不是非要跟王芬比一個高低出來,只是一想到對家裡的貢獻,自己兩口子加起來,都不如陶連海或是王芬其中的一個人,她的心中就有些自慚形穢,似乎覺得自己拖累了大家似的。
對於她這樣的心態,陶家的人並未注意到過,趙秀也不是那喜歡到處說的性子,她就這麼悶在心中,面上當著人的時候,也總是高興的神色。
但,雲裳一早就注意到了。
正是因為注意到了,雲裳特意去青龍鎮找了一次武展俊,也沒說什麼,就是將趙秀準備的那些要送人的泡菜,每個口味送了一點給武展俊,讓他自己吃的時候,也多送送人。
武展俊是個聰明人,立馬就get到了雲裳的意思,他當下就嚐了所有的味道之後,眼神發亮。
雲裳知道,這一條線,算是搭建起來了。
果然,很快武展俊就來了陶家,在陶家蹭吃了一頓趙秀的手藝後,差點就要收拾包袱,住到陶家來。
當然,住是不可能的,最後倒是談成了泡菜生意。
趙秀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她這泡菜還能有換成錢的一天。
更讓她想不到的是,那錢會來得那麼多。
泡菜剛開始做的時候,主動想要的人很少,但武展俊是個極有生意頭腦的人,加上他吃過,非常認可趙秀泡菜的味道,所以最開始,他從趙秀那邊拿到的泡菜,基本上都是裝成了一小袋的,賣其他東西的時候,作為贈品,送給對方。
果然,很快就見到了效果,幾乎近一半的人,在下一次跟他買東西的時候,都會問到泡菜的事情。
武展俊迅速地將幾種大家問得最多的口味,反饋給了趙秀那邊,讓趙秀儘量多做那樣的口味。
因這泡菜全部是陶家的人去弄的野菜,沒有成本,最多也是佐料的錢在裡面,但那成本也是極低的。所以,價格上也非常的便宜、划算。
在武展俊那邊購買泡菜的人越來越多,趙秀做得也越來越多,多得後面,便算是陶家空閒的人,都來幫忙,都完全趕不上武展俊那邊的需求。
而這個時候,光是泡菜這一項收入,每個月就已經達到了六十,等於陶連山陶連海兩兄弟的工資總和了。
當雲裳將成本刨除之後,把淨利潤告知趙秀的時候,向來內斂的趙秀,熱淚盈眶,差一點就哭了出來。
第一次,她在這個家裡,終於有一種自己不是拖後腿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