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改革到來之前,還會有一段時間的“黑暗期”,為了保證陶家人的安,她充分地考量之後,才定下了跟武展俊的一百份交易以及王芬那邊的接待量。
其實,對現在的陶家來說,錢不錢的,真的不缺了跟身邊許多的人相比,他們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更何況,現在他們家裡可是有四口人有收入。
而且每個月的收入,都逼近一百五十元,這幾乎是等同於陶家過去十年的收入累積,如何不讓陶家的人心滿意足?!
這逼近一百五十的收入,誰也沒想到的是,趙秀會是佔了大頭的那位。
原本之前做得多,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到後面被限定了數量之後,趙秀還以為自己的收入會下降,卻不想一個月下來,收入根本沒降,她問了武展俊才知道,限量之後,這個聰明的小夥子提價了,單價上漲,數量雖然少了,但總收入卻能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當時的趙秀知道後,可是好生感嘆了一段時間,說那武展俊的腦子不知道是咋個長的,怎麼就能聰明到這個份上呢?
她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根本不是武展俊的主意,是雲裳私下去找了武展俊,是雲裳給武展俊出的主意。不過因為她要求保密,武展俊也樂得背這樣的“鍋”。
除開趙秀,第二收入的,就是陶連海了。
他轉正之後,一直跟在錢大富的身邊做事,這小夥子非常有眼色,會來事,幫著錢大富接待過好幾次大領導,都得了大領導的誇獎,尤其是家裡的好東西,他也總想著錢大富一份。這麼你來我往的,再加上雲裳的情分在中間,錢大富對他,簡直不能更加滿意了。才轉正兩個月,就又給他加薪了一次。
當然因為他加薪,也給陶連山加薪了,雖然不及陶連海,但兩塊錢的加薪,也足以讓陶連山非常開心了。
排行收入第三的人,是王芬。
她的速度慢下來,主要是因為雲裳覺得她如果想要在這方面有所發展,還得靠著自己去學習摸索,學習原創才行,她不可能一直呆在這個世界,也不可能一直給王芬提供無窮盡的創意其實雲裳是可以的,但她不喜歡這種不勞而獲的事,而她也相信王芬也不是這種人。
所以,再最開始幫著王芬將單子處理得差不多之後,她就不再授之以魚,更多的對她還是引導。
而且,比起讓王芬去設計新的款式,雲裳更多的教的都是一些基礎性的東西。
這也是沒法的事,這樣的年代,經濟閉塞,便是後面改革了,經濟開放了,但對大部分的國人來說,主流的衣服款式,依舊還是那麼最主要的幾樣。高奢的定製款,也有,但面對的人群受眾,那不是現在的王芬可以應對的。
王芬固然是有一定的天賦,但卻不至於能達到雲裳認可的高奢定製設計師。
所以,雲裳給她規劃的發展,更多的還是做大眾的、符合主流流行趨勢的衣服。
現在透過這些一件一件衣服的製作,其實常規的款式,雲裳已經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主要是一邊讓王芬練手,一邊給她補充基礎性的服裝類的知識,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可以說,現在的陶家人,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期盼的。
蔣荷花等人回來的時候,趙秀正在跟王芬休息閒聊。
再等一會兒,就該到做飯的時間了,通常這種時候,兩人都會休息一會兒。
看到蔣荷花回來的時候,趙秀王芬還楞了一下,待聽到介紹後面的劉父劉母之後,兩個人就明白了。
陶連文未來的岳父岳母第一次上門,大家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的。
趁著堂屋說話那會兒,趙秀王芬跟陶杏兒三人,拿出了家裡款待客人的最高規格來。
先是後山上收下來的秋梨跟少許的葡萄,還有一人一碗紅糖水,一碟子供銷社買來的餅乾點心,還有這個時代很少見的炒貨瓜子那是陶連海跟錢大富出差去省城回來的時候,特意去買的,就為了招待劉父劉母,王芬還讓趙秀趁機再去廚房先做了醪糟雞蛋。
劉父劉母劉小霞各一碗,每個碗裡都是兩個大雞蛋,在這個時候,光是這一碗醪糟雞蛋,就已經算得上是大手筆了。
陶家的這一番款待,可是給劉父劉母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