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人,都幫著陶家的人解釋了,陶家人也順勢承認了下來。
可雲裳知道,陶家會守在那邊不動,固然有起房子花費太多的原因,但那絕對不會是主要的原因。
想一想剛剛陶杏兒來找她的時候說的話,“舅舅送了魚過來”,再加上其他偶爾發生的一些事,雲裳大概就能推斷出陶家守在那邊的主要原因了。
像是這種山上大型動物衝出來的事,畢竟是小機率事件,陶家的人在那邊住了十多年了,也就遇到了三年前那麼一回,而且當時還不是野豬直接就朝著他們的房子衝過來的,而是被人趕的,被迫衝進了他們家裡。
反而,住在那邊,一不管是上山,還是出門,都很方便;二遠離村裡的人群,安靜自在。
若是給雲裳選擇,她也非常願意留在陶家現在住的這個地方。
到了陶家的時候,家裡只有今天下午沒上工的蔣荷花在。
她剛把晚上要吃飯的東西都拾掇好了,正在打掃衛生,聽到敲門的聲音,還愣了一下。
這個時間點,可不應該是有人來的時候,大家不都應該在地裡忙活嗎?
“嬸子,是我。”雲裳笑眯眯地回道。
聽到顧雲朝熟悉的聲音,蔣荷花的臉上頓時佈滿了笑容,歡喜地走過來給雲裳開啟了小院子的門,“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
“我借點東西,還要出去一趟。”雲裳說道。
“借啥,嬸子拿給你。”
在這個貧困的年代,想要借東西,那也不是一般的關係能借到的,更何況有些人借的還是要緊的東西,可蔣荷花連問都不問雲裳要借什麼,就大口承諾留下來。
她是真的沒把自己當外人。
雲裳的心中暖暖的,張口說出了自己要借的東西來:“我借個揹簍,還有砍刀。”
這東西,陶家是有的,但顧雲朝一個教書的,幾乎不下地幹活,突然之間借這些,不免讓蔣荷花疑惑地皺了眉。
但她最終卻沒有開口問。
她沒問,雲裳也就沒解釋,從蔣荷花的手裡接過自己要的東西之後,她笑眯眯地道謝。
最後,在蔣荷花叮囑晚上早點過來的聲音中,她揹著自己讓蔣荷花特意借的家裡最大的揹簍,朝村裡走了回去。
蔣荷花在門口看了一陣,見她是回去村裡的方向,也就關上了門。
就在剛才,她還在想,顧雲朝這麼做,不會是想要上山吧?!
那山,可不是他這樣的知青能上的。
大季屯是有獵戶的,就在前些年的時候,有一次,村裡的知青們無意看到了滿載而歸的獵戶,心中發癢,就幾個人組織了一下,揹著村裡的人,上山打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