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箇中國人的到來使得大家開始關注這支球隊。
這個中國人叫楊晨。
提起中國的留洋球員,就很難迴避掉楊晨的名字, 這位曾經在國安都打不上主力的前鋒, 居然一度在德甲聯賽踢上了主力,不知道讓多少中國球迷歡欣鼓舞,至今想起來都是頗具戲劇性的。
作為第一個在德甲踢球的中國球員,楊晨是必將被載入中國足球史冊。
而楊白起不過是“後浪”而已。
驕傲不會被扔到歷史的故紙堆裡, 只有站在歷史的高度才能看到遙遠的未來。
多年之後, 法蘭克福俱樂部對楊晨的記憶有些模糊,但俱樂部走廊裡各個賽季的球隊全家福卻依然清晰地記錄著“晨·楊”在法蘭克福的足跡。
當年黃健翔更是直接放話:法蘭克福這個爛隊, 沒有楊晨, 誰看啊!(其實我也想說:西班牙人這個爛隊,沒有武磊, 誰看啊!)
作為本家, 又同是在德甲“起家”,楊白起對楊晨當然是很瞭解的。
剛開始在德甲嶄露頭角時,不少人就經常把他拿來跟楊晨比較。
而楊白起對楊晨也是欽佩得很。
畢竟自己可是系統在手,天下我有, 而楊晨來德甲可真是“裸”著來的, 最後能闖下“破產版舍甫琴科”、“中國鞭炮”的名頭, 又豈是易與之輩。
一般而言, 中國球員在留洋之前, 往往都已經成為了各大俱樂部的核心球員, 在國內聯賽一覽眾山小, 這才生出了留洋的念頭。
可昔日的楊晨卻是一個極其另類的存在。
雖然他打入了BJ國安職業化之後的首粒入球, 雖然他身穿極具象徵意義的十號戰袍, 可楊晨在絕大多數時候就只是BJ國安的替補球員而已。
他先是在與高洪波、高峰的競爭中鎩羽而歸,又在與“三杆洋槍”的主力爭奪戰中失意而回, 幾乎就看不到什麼出頭的希望。
也許印象會說謊,可資料不會。
楊晨在4個賽季裡為BJ國安出戰了55場比賽, 出場頻率遠遠談不上有多高也就罷了,偏偏他的進球效率也提不上嘴, 僅僅只有7球入賬。
毋庸諱言,無論是在任何時代, 無論是在哪國聯賽, 55場比賽打入7球的前鋒,大抵都不能算是頂級前鋒。
所以,楊晨一直被按在替補席上,實在是不足為奇。
既然常年在國安打不上主力, 楊晨生出離隊的念頭也就是在所難免之事了。
曾經的國足主帥施大爺,在德國足壇擁有著不俗的人脈, 就趁勢提出了讓這位國安替補前鋒前往德國試訓的建議,為楊晨開啟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門。
與此同時,求賢若渴的青島隊也主動找上了國安,希望能夠引進打不上球的楊晨,卻遭到了時任國安主帥金志揚的反對,在這位教頭看來,他可以支援楊晨出國踢球,卻堅決反對楊晨轉會去國內其他俱樂部。
正是在金志揚指導的堅持,還有施大爺的幫助之下,楊晨才得以踏上德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