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299 糾葛 (1 / 3)

這次中國隊和伊朗隊的大名單都是25人。

《轉會市場》給出的資料伊朗隊25人大名單總身價為2775萬歐元,而中國隊的總身價為1億零338萬歐元。

猛地一看,中國隊的身價幾乎是伊朗隊的4倍,好像中國隊能輕鬆碾壓伊朗隊。

但真實的情況是楊白起一個人的身價就佔了9000萬歐。

排除掉楊白起,中國隊的身價還沒有伊朗隊的一半。

伊朗隊身價最高的是在俄羅斯超級聯賽球隊羅斯托夫隊效力的21歲前鋒阿茲蒙,為700萬歐元。

除阿茲蒙外,老將德賈加的身價在伊朗隊中第二高,為230萬歐元。

中國隊方面,除了楊白起,兩位身價並列最高的武磊和張琳芃均為108萬歐元。

可以說,在中國隊,球員身價“兩極分化”比較嚴重,“貧富差距”比較大。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來,中國隊雖然能50大勝韓國隊,但真的不能說明中國隊就已經是亞洲一流的強隊。

和亞洲排名第一的伊朗隊死磕,從某種角度來看依然有點找虐的味道。

最新的一期FIFA排名,伊朗高居世界第39位,亞洲範圍則力壓韓國(48)、日本(49)高居第一。

國足則位列世界第78位,亞洲範圍內排名第8,12強賽A組球隊中,國足的排名僅高過卡達和敘利亞。

翻看中國國足與伊朗隊的歷史交鋒,中國隊23戰5勝6平12負,似乎比中韓戰績相對好一些,但從2000年之後,中國隊很少能在對方身上拿分。

國足進入新世紀以來唯一一場對伊朗隊的勝利僅是熱身賽。

那是在2009年,國足在秦皇島與伊朗隊熱身,最終憑藉郜林的進球,以1比0取勝。

不過,瀋陽也是一座伊朗足球不願回憶的城市。

1989年7月15日,第14屆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預賽第5小組,中國與伊朗隊的比賽在這裡進行,高豐文率領隊的國家隊以2比0擊敗伊朗隊。

當然,中國球迷對中伊之戰印象最深的莫過於1997年世界盃預選賽十強賽上著名的“金州慘案”以及06年多哈亞運會上伊朗人的“羞辱式進球”。

這也導致國足不光光是“恐韓”,也常常“恐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7年的十強賽,中國做客德黑蘭,從國家隊下飛機開始,伊朗人就用“四“來迎接國足,意思是“我們的球隊將進你們四個球“,甚至是賣水果的大爺再看到中國人之後都在頭上插了四根黃瓜,最後的比分巧合的是4:1。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