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裡有這樣一句格言“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
這裡面講的是商湯罪己的故事。
所以罪己詔的起源,應該是從堯舜禹湯那時候開始的。
據古籍記載,大禹登上帝位後,有一次無意中看到一名囚犯在受刑,不由潸然淚下,問身邊的人, 堯舜在位的時候,可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那人答道,堯舜在的時候,百姓都將心比心,很是愛戴他,您登位的時候,百姓都自顧自的。
大禹聽後, 很是心痛, 覺得自己沒有當好一個帝王,於是非常自責,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
到了秦穆公時期,秦穆公也曾因為勞師遠征吃了敗仗,付出數萬將士性命而自責。
所以嬴政對君王罪己的行為,並不陌生,只不過他一生要強,不肯屈服罷了。
如果沒有經歷秦末動亂,他絕不會妥協,畢竟自始自終,他都不認為自己有錯。
當眾臣聽完王賁宣讀的罪己詔時,一個個目瞪口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始皇帝居然會向天下黎民承認自己的過失。
然而,嬴政卻表現得非常淡定。
他環顧眾臣道:“穆公曾言: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載,邦之杌隉, 曰由一人, 邦之榮懷, 亦尚一人慶。”
“朕繼位之初,六國兵至函谷,國家危難與朕有關,朕覆滅六國,定天下而還秦,國家安寧,也是朕的原因。”
“一國之君與國家的關係,便是榮辱與共。如今國家磨難,確乃朕之過也。”
話到這裡,眾臣無不肅穆,齊齊朝嬴政躬身施禮:“陛下聖明——!”
“好了,都起來吧!”
嬴政擺了擺手。
眾臣依言站直身體。
這時,章邯忽然開口道:“陛下,您這詔書真要公佈天下嗎?”
“嗯?你在質疑朕的誠心?”嬴政眼睛微眯,冷冷掃視章邯。
章邯嚇了一跳,連忙拱手:“陛下息怒,臣只是覺得,這樣會不會有損您的威名?”
“威名?”
嬴政微微一愣, 旋即哈哈大笑:“朕何時在乎區區威名了?”
“朕打了幾十年的仗, 國土增擴到六國之地, 就連那南越,都臣服於朕的腳下,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天下黎民。”
“可是……”
說著,他話鋒一轉,嘆息道:“我大秦子民卻越來越少,老秦人更是減少大半,不改過怎麼了得?”
“陛下引咎自責,天下黎民無不歸心,只是這詔書的內容,真要這樣寫?”王賁也有些不贊同的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