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百姓富足,而且基本都識字,不願意做苦哈哈的工地活。
可在外郡的百姓看來,建築行的工作,那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沒了關中人,建築行就開不下去了?
笑話!
於是乎,在修建關中到洛邑的鐵路的時候,張良都是一路招人。
效果很不錯,三四萬人的建築隊,幾乎晝夜就能完成。
不過,隨之而來的又是一個新的問題。
那便是,在當地招人,人手是足夠了。
但是,專業素質,實在堪憂。
大秦的成年男丁,幾乎全都參與過建築型別的勞役。
但是,之前大秦搞建設,哪有那麼多新奇的玩意兒。
滑輪組?
水泥?
鋼筋?
這些東西幾乎是聞所未聞。
偏偏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基本算是黑科技了,操作難度說高不高,說低不低。
反正需要系統培訓,起碼一兩個月才能成為熟練工人。
但是,工期緊,任務重,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培訓工人?
最近這段時間,張良成天急得火急火燎。
當他聽說韓信在廣南城大搞建設的時候,立馬就趕來了。
廣南城的建設,是大秦數年以來,唯一的一個超級工程。
十多萬民夫,全部按照當前的技術標準,進行前期的夯基工作。
待兩個月役期到了之後,這就是十多萬現成的成熟工人。
這麼龐大的現成勞力,張良怎願錯過?
長沙郡這樣的外郡,和關中情況還不一樣。
他們的思維觀念,還停留在只有種地才能求生的階段。
等役期結束,大多數人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家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