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問題,朝中有一些官員,已經頗有微詞。
以趙昆為首的少壯派朝臣,在無形中也承擔了許多壓力。
之前,有人還提出,要從國外購買糧食的想法。
畢竟盧侯二人出海,證明了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
但運送糧食的損耗過高。
大秦才過幾天好日子?
壓根沒必要把錢財浪費在這種地方,所以他的提議才沒有透過。
但無論是誰都知道,解決糧食問題,已經是刻不容緩。
趙昆考慮的,不僅僅是這個問題。
南越位於大秦國土的下部,以後將會是大秦海外貿易的拓展之地。
而且,還能起到一個承北啟南的重要作用。
開發這個地方,可以說能夠直接將整個大秦都給盤活了。
在趙昆心中,關中乃至整個北方,就不是一個好的產量地。
因為氣候原因,北方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
唯一佔優勢的,無非是一個人口資源。
但這東西,是能夠人為調控的。
在趙昆的規劃中,關中可以打造成為大秦的政治中心。
如今要開發的南越,則會以大秦的經濟中心出現在世人面前。
趙昆知道後世的經濟開發,也是在南越之地發展的,所以對南越的開發,勢在必行。
當張良來見趙昆的時候,趙昆順便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他。
而張良聽後,卻搖頭嘆息道:“大開發須耗費不菲人力、財力,這種提議對國朝的影響十分重大,或許不會輕易獲得支援。”
別看之前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似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那是因為五年計劃並沒有真正觸及各方利益,而是在大秦固有的利益體系之外,開拓出來一個新的發展點。
但南越開發,則不然。
光是改造山林,建造城池,就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
這個計劃提出來,首先觸動的,就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到時候,他們絕對會想到之前幾十萬勞役修長城的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