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之才,遠比吳誠想象的還要厲害!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給趙昆帶回來的是一個帝國統帥。
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西漢。
更重要的是,韓信此人重情重義。
只不過耀眼的軍事才能,掩蓋了他的人品,所以後世只記得韓信打仗很厲害。
卻不知道他最少有四次機會,可以殺掉劉邦,自立為王。
然而,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不願背叛劉邦的知遇之恩。
而劉邦殺他,也只是因為他功高蓋主,威脅到帝國的未來。
劉邦曾說,自己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領軍打仗不如韓信,可自己知人善任,能發揮他們的才幹。
但,這也只是他活著的時候。
如果他死了,張良,蕭何不用愁,韓信卻是個大麻煩。
所以,韓信必須死。
由此可見,韓信被殺,並非自己的錯,而是命中註定。
當然,那也只是他原來的命。
現在的命,早在他答應吳誠來頻陽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了。
雖然趙昆與韓信的交流不多,但韓信剛才的舉動,卻讓他心頭敞亮。
一個對自己都狠辣果決的人,做事絕對靠譜。而趙昆缺的就是靠譜之人。
陳平留下來,是因為趙昆不拘小節,懂得取捨,這非常適合他出謀劃策。
畢竟他的計謀,大多數都是損招。
太正派的人,不會重用他。
而韓信留下來,要相對複雜點,因為他想知道趙昆的真正目的。
一個不受寵的皇子,又是親民,又是練兵,要說沒別的想法,打死老吳他都不信。
更關鍵的是,趙昆的所作所為,明目張膽,連王賁和始皇帝都知道,這太匪夷所思了。
難道始皇帝支援自己的兒子造反?
想想韓信都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留下來總歸是利大於弊。
就像陳平說的,自己這樣的人,若不能被公子昆重用,又有何人能重用?又有何人配重用?
沉吟良久,韓信轉頭朝吳誠笑了笑,然後退到了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