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胡亥遲疑了一下,若有所思。
如果這番話是對嬴政說的,趙高早就被拖出去砍了。
宦官在歷史上,之所以佔有一定位置,主要原因是他們掌握著與皇帝隨時溝通的權利。
如果宦官完全掌握了言路,切斷了大臣與皇帝的聯絡,那國無寧日是必然的。
這一點從數千年的歷史上,已經得到了無數次驗證。
而此時,趙高想做的,正是切斷胡亥與大臣的聯絡,獨掌言路。
這樣一來,趙高就成了大臣和皇帝中間的傳話人,有些話,他想說就說,他不想說就不說。
而皇帝說了什麼,也要透過他來傳達,這話的意思,隨時都可能被趙高曲解。
任何一個英明的帝王,都不會允許趙高這樣做。
然而......
自從胡亥登上太子之位後,他的精明,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居然正在認真考慮趙高的建議。
其實,他骨子裡就是那種貪圖享樂之人,只不過嬴政在的時候,有所收斂,如今嬴政不在了,天性徹底得到解放。
只見胡亥思慮了半響,旋即回過神來,朝趙高笑道:“老師說得沒錯,做皇帝就是應該好好享受生活,看看我父皇,雖然建立了大秦帝國,但一天好日子都沒享受,我才不要做那樣的皇帝!”
“理當如此!”
趙高露出滿意的笑容,微微頷首道:“只要做了皇帝,安心享受便是,國事什麼的,由大臣們處理,不然養他們幹嘛,有任何大事,老奴都會及時稟報您的!”
“好好好!”
胡亥興奮地連叫三聲好。
趙高笑著給胡亥摻了一杯茶,然後壓低聲音道:“老奴知道太子被禁足在宮殿,十分煩悶,特意蒐羅了一些良家美姬,這就將她們送進宮來服侍太子?”
“哈哈哈,還是老師懂我!”
胡亥大笑一聲,搓著手道:“老師放心,有了她們,胡亥絕不出寢宮半步,直到登基大典!”
........
安頓好胡亥之後,趙高帶著詔書,匆匆回到了行轅。
此時,夜深人靜,他叫來了自己的親信吳庸。
多年之前,吳庸原本是邯鄲市井少年,其父開了一間酒館,趙高常帶朋友去玩樂,兩人便相識了,後來秦趙大戰,趙高家破人亡,吳庸也舉家逃亡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