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勢力雖然沒有大的摩擦,但明爭暗鬥屢見不鮮。
作為皇帝,嬴政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他沒想到,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不在廟堂,居然知曉天下事。
這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大秦的問題,嬴政不是不知道。
但這些問題,他也沒有辦法解決。
既然自己無法解決,那說不定提出問題的趙昆有辦法?
想到這,嬴政又問道:“那你說說,如何解決官吏來源?”
“解決官吏來源,治標不治本。”
趙昆搖了搖頭,道:“大秦現在的問題很多,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
嬴政聽到這話,心頭一沉,所有所思。
趙昆靜靜看著他,也不打擾。
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秦國的滅亡,首先是從內部開始瓦解的,而後才是項羽,劉邦的楚漢之爭。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就已經積累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爆發,有一個導火索,那就是趙高李斯篡權,秦二世暴政。
但不是說秦國滅亡就全部歸責他們,而是秦國統一的速度太快,缺少了大量的本土人才,導致不得不重用六國遺族。
剛開始,這些六國遺族都還老實本分,但隨著始皇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各種詛咒層出不窮,難免會人心動搖。
這一動搖,始皇帝的掌控力自然就會下降。
為何始皇帝明明病入膏肓,還要第七次東巡?難道全是為了長生不老之藥?
趙昆並不這麼認為。
他覺得始皇帝應該也感覺到自己對大秦的掌控力下降了,才想透過東巡,震懾那些別有用心的六國遺族。
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
人心就像洪水,一旦形成勢頭,就一發不可阻擋。
沉吟半晌,嬴政回過神來,凝望著趙昆道:“若是始皇帝長生不老,這些問題能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