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新明崛起> 第二十七章 天津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天津二 (2 / 5)

劉健等三大學士也苦笑著,心中卻想著,等一下萬歲爺問起天津新劇如何時,應該如何奏對,才能不令太子爺過於難堪,在他們眼裡,太子或許在治軍上有些過人之處,可是這學識上,卻最是不能投機取巧的,一點一滴無不都是長時間讀書學習的沉積,什麼時候看過太子爺讀書啊,他天天就知道玩。

周圍的那些商人們也是暗笑,這太子爺的手段可是有些匱乏,戲劇有什麼好看的,江陵一帶文人墨客最多,戲劇話本也最多,他們這些富商家裡面都豢養著戲班,一到晚上就鳴鑼開戲,什麼戲本他們沒看過。。。

李棟也不爭辯,微笑著。

“老爺子,戲開始了。。。”

戲幕拉開,背景是一片假山,旁白音響起:

女媧煉石補天,所煉之石剩下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未被選中補天常悲傷自怨。一日,和尚茫茫大師、道士渺渺真人經過此地,經頑石苦求再三,二位仙人知不可強制,便將它“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答應將其攜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錦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去安身樂業”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事美玉無暇。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

一曲歌罷,紅樓夢正式開始。

姑蘇閶門外有個葫蘆廟。。。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李棟弄出來的天津新劇其實就是現代版的話劇,用的全是白話,為的就是老少皆宜,通俗易懂。

戲僅僅開演了一會,上至弘治皇帝,劉健等三大學士,下至兩淮富商一個個全部放下了剛才那些輕視的心思,被故事體現的強大文化底蘊所吸引,好東西無論在哪個朝代都一樣吸引人。

紅樓夢被譽為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這本&網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透過一個小社會影射大社會的問題。

為什麼此書受那麼多人的追捧,用現代話講就是代入感極強,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濟學家看見了《易》,道學家看見了淫,才子看見了纏綿,革命家看見了排滿,流言家看見了宮闈秘事。。。(魯迅評紅樓夢)

李響悄悄的走到李棟的身邊,低聲說“大帥,包二那有新訊息傳來”

李棟微微點點頭,來到弘治皇帝身邊“老爺子,我去處理些事情,您。。。”

弘治皇帝把食指放在嘴上“噓”然後揮揮手。

李棟笑笑起身,跟著李響出了包廂。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