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笑道。
隨後,他埋頭去品味桌上玉簡中的字跡以及含義。
這玉簡自然便是藏經閣內自然衍生的《道經》,只是上篇,但卻已是深奧玄妙無比。
“所謂修行,煉氣,築基,金丹,元嬰。”
“亦可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來闡釋。”
“不過是同一體系內的不同稱呼罷了,倒是與道家有些學說有些相似。”
與陳賢不同,楊仕此刻閱覽這《道經》,需要自行參悟。但他博覽群書,又鑽研易道,倒是問題不大。
一行文字,只要多琢磨幾遍,便能夠明白。
兩日後,楊仕盤坐下來,開始修行。
他不是什麼迂腐的人,越是鑽研國學,一些傳統的文化,腦袋便越是靈活,不會刻板守舊。
用易的目光去看萬事萬物,變化,運動,接受新的事物。
過程很順利,不過片刻間,楊仕便感覺到了真氣的存在。
“很順利,我的天賦看來還不錯。”
他讚歎道。
繼續修行,兩日之後,楊仕感覺到了煉氣的魅力與厲害之處。
“陳賢得到了了不起的東西。”
“他能開宗立派!”
在譚宇鴻的目光中,楊仕如此說道。
“這氣,你也要煉!”
“究竟是遠古先賢開發而出的道,還是此次世界神話復甦帶來的產物,我不知道。”
“但這,無疑對人類的幫助是極大的!”
譚宇鴻震驚。
“但是老師,我們修煉了陳賢的《道經》,豈不是都成了他的弟子?”
道統,學術這些問題,都是很敏感,很自私的。學了別人的東西,理論上來說,便是他的人了。
並不是說,簡單地交易,或是偷學,就能夠抽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