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嶇山路上,師徒一行又行了兩日,坐在馬匹上的唐僧目光遠眺,只見遠處有青煙升起,顯然又遇到了一戶人家。
“師父,那戶人家此時起灶生火,必是在準備飯食,我們可是趕上了。”
朱涵虛摸了摸顛沛流離的肚子,一時間無比懷念小時候的日子。
一路行來,唐僧也頗覺疲憊,聽到徒弟之言,便當先催馬朝那青煙升起之地奔去。
第二日。
跟在白龍馬身後的朱涵虛匪夷所思的抱著幾件衣物。
這幾件衣物是昨晚借宿人家贈送的僧衣,而且這次的僧衣比上一家贈送的要厚實不少,應是過冬衣物,裡面充填了許多上好的棉絮。
“這大唐以外,竟有如此多尊崇我佛的信徒麼?怎的家家都有僧衣留存?”
“師父無需多想,這衣物想必是菩薩見我等沒有正經衣物蔽體,這才幻化成那老僧、行者,給那些人家送去了僧衣,又假借他們之手給了咱們。”
唐僧聽到孫悟空的分析,頗覺有理,於是立刻朝南海方向跪下,恭敬的禮拜了一番。
與此同時,遠處空中仍在潛水看群的觀音菩薩抬起了頭。
心有所感的看向取經隊伍所在之地,觀音目光穿透層層雲皚,山林河流,看到了正在跪拜的唐僧。
“這唐僧閒著沒事拜我做甚?”疑惑間,觀音忽的反應過來。
“差些忘了正事!”
收了手符,觀音飛身來到取經隊伍附近。
目之所及,只見唐僧與幾個徒兒正有說有笑,氣氛出奇的融洽。
“?”
觀音看著一行人等,滿臉稀奇。
在他看來,孫悟空野性難訓,與循規蹈矩的唐僧在一起,絕對會引發思想乃至肢體上的衝突,為此他還給孫悟空特意準備了專屬的剋制法寶。
可如今月餘時間過去,這唐僧與孫悟空之間怎麼感覺越來越融洽了。
莫非這五百年來,孫悟空果真迷途知返,大徹大悟了?
正在觀音菩薩思索之際,取經隊伍前方忽然竄出一票持刀拿棍的山賊,目標正是唐僧他們。
此時,西邊八百里開外。
朱安眉頭緊鎖,不停的搜尋著沿途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