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後,看著眼前駛來的單人軌道艙,林清風輕輕地踏入了其中。
按照不周山的說法,這是三峽內部的行進軌道,是基於高人口密度的情況下誕生的獨特交通工具。
三峽內部不存在常規的人行通道,也沒有廊道的連結,全都是依靠著高空掛軌的連通。
這些輕便的軌道將不同的區域統合到一起。
懸掛在空中的單人艙可以沿著軌道,完美的將人送到整個基地的任何一個角落。
其交通指揮有由整個基地的人工智慧統一調控,高速而又穩定。
某種程程度上來講,三峽內部對空間的佈局簡直堪稱完美。
從內部看過去,整個三峽基地就像是一棟巨大的蜂巢形建築。
不同的隔離區之間平常沒有許可權並不流通。
底層的隔離區大多為科研區,人們在其中從事科研型別的工作,為解決人類的未來而奮鬥。
頂層的軍事區源源不斷的為三峽培養武裝力量,隨時準備著與變異生物短兵相接。
中層的工業區在人工智慧的統一調控下,完美的為整個基地的糧食消耗,鋼鐵鍛造,軍事設施製造等需求進行著生產。
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下,整個基地的人力資源分配極為特殊。
當中只存在科研人員,軍事人員於孩童三種身份,所有勞動力為都分配給了軍事力量和科研探索。
至於其他的瑣事,則是完全交付於了人工智慧進行管理。
這是一個人工智慧高度發達的時代,如果不是為了確保林清風的安全,三峽方面本來是不打算派出維京小隊的。
人工智慧完全可以替代他們的工作,只是為了穩妥起見,還是不計代價的派遣了許多士兵探索目標點。
三峽內層的排列布局井然有序,解決了上千萬人在這麼狹小的空間當中生存而沒有太過擁擠的問題。
林清風將會在三分鐘之後抵達他的目的地,整個三峽的最底層,能源調控中心,去面對0001和0002。
兩個世界的林清風,要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