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誠義,李氏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幾乎要把此事定死。
“苑兒!”這時,坐在一旁的宋誠忠開口。
商量道,“二郎身上無功名在身,即使被封官,也像你爹一樣,是個虛職。”
宋誠忠皺眉,微微搖頭,“苑兒啊,你見多識廣,肯定比你爹懂得多。”
“應該知道,那虛職就是說出去好聽,實則半分用處也無。”
“唉!”宋誠忠輕輕一嘆。
“治河之功頗大,若是用此功勞只去換取一個虛職,大伯覺得……不值得!”
“老大這麼一說,到也有理。”
宋老爺子,周氏等人跟著點頭。
如今他們宋家,已經有宋老爺子這個實缺,宋誠義這個工部行走的虛職。
還有兩位國子監監生,待入官場。
說實在的,宋家不需要再有一位虛職官員,來錦上添花。
“那老大,你覺得該如何是好?”
宋老爺子偏頭,詢問宋誠忠的意見。
最近這兩年,宋誠忠一直在管理宋家開辦的學堂,做事還算踏實,本分。
宋老爺子見之,心下滿意。
就跟天下所有望子成龍的父親一樣,宋老爺子覺得,他這個大兒子,徹底改好了。
於是大事小情方面,便會詢問宋誠忠的意見。
“爹!”宋誠忠舔了舔嘴角,心下一緊。
斟酌著道,“兒子覺得,治河之策是苑兒提出來的,歸苑兒無可厚非。”
“只是苑兒心繫家裡,想要把功勞讓出,讓我們宋家得到最大的利益。”
“那我們,也不能辜負苑兒的一片好心,亦要好好謀劃。”
“嗯!”宋老爺子點頭,“老大說的是。”
“繼續。”宋老爺子鼓勵道。
“咳!”宋誠忠挺直了腰板,一本正經的道,“爹也知道,功勞可大可小。”
“若是個普通老百姓,朝廷定是賞銀了事。”
“若是官宦之家,封官,升官,亦是常事。”
“所以兒子覺得,不如讓有功名在身之人來領這份功勞,說不上能封個實缺,如此……”
宋誠忠話未說完,宋老爺子臉上的欣慰之色已然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