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是江湖中人,不懼官府。
可要想光明正大的在蕭景鐸面前出現,必須得有一個清白的身份。
玉玲瓏眉毛蹙的緊緊的,這下為難了!
“師兄,我還有事,先走了。”
撂下一句話,玉玲瓏轉身便消失在房間之內。
望著那離開的背影,年輕公子眼中閃過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張了張嘴仿似輕聲呢喃,可聲音太小,終是無人能聽見。
…………
翌日一早。
宋青苑,宋老爺子,以及榆林縣的土豪鄉紳們,齊聚縣城門口。
送走了蕭景鐸,王侍郎一行人後,便紛紛返回城裡。
宋老爺子也不例外,直接回了縣裡的宋宅。
如今國寺已經停工,他有了閒暇之餘,便和宋誠忠一起,審閱各個文人學子送上來的稿件。
宋老爺子的學問雖然未必及他們高,可閱歷擺在那裡,欣賞能力他不缺少,有的時候還能指點一番。
“苑兒,你看看這兩篇文章,寫的還不錯。”
書房內,宋老爺子把從榆林縣眾多學子送來的文章中,挑出來的兩篇,推到宋青苑面前。
笑道,“別看爺不是秀才,可爺鑑文的眼光還不差,以爺之見,這兩篇文章有秀才的水準。”
“秀才啊……”
宋青苑想了想,有些嫌棄,“舉人呢,這些學子中,未有一個有舉人之才嗎?”
“哈哈!哈哈!”宋老爺子聽了,搖頭失笑。
“苑兒,你可知考中舉人有多難!”
“每屆鄉試,我榆林縣能有兩三人中舉已實屬不易,若有五六人,便是一縣的文教大興。”
宋老爺子起身背過手,“你當咱們榆林縣的學子,都有你大郎哥,三哥那般運氣,入讀國子監嗎!”
宋老爺子搖頭默嘆,在他看來,如果大郎,三郎,不是受聖上恩典,特准他們進入國子監就讀。
又有良師教導,益友相伴,考上舉人亦是千難萬難,哪會有今天這般風光。
縱使真有幸得中,那也恐要拖到五年八年之後。
“那好吧!”宋青苑妥協,言語間有些失望,又很快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