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國庫空虛之時,朝廷亦會拿出名額,由百姓捐官。”
“國子監又何不效仿,以十位監生名額,推動整個國學館的開辦。”
“此乃創舉,利大於弊。”
“父親乃當世大儒,才德兼備,亦非沽名釣譽,頑固不化之輩。”
林靜姝說著,微微施禮,“女兒相信,父親定能算明白這裡面的得失。”
“為天下寒門學子,為國學館,應下宋農女所求。”
林祭酒一頂高帽,戴在林祭酒頭上。
“你這個丫頭……”
林祭酒被氣笑了,嗔罵道,“簡直胳膊肘向外拐,以話語來激為父。”
“為父若是不應,豈不成了沽名釣譽,頑固不化之輩。”
林祭酒狠狠一瞪,眼裡卻未有怒意。
開口道,“你可知,朝廷提供可捐的官位,一向是虛職,很少有實缺。”
“而國子監的監生,卻是要實打實來國子監進學的。”
“若是招到品行不端之輩,豈不帶壞其他監生。”
聞言,宋青苑默默翻了個白眼。
林祭酒的意思,說的通俗點,就是一條臭魚腥了一鍋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可是國子監的眾位監生,就都是品學兼優之輩嗎?
其實不然。
國子監眾位監生的組成,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向大郎,三郎這種特例,因為家裡有功,朝廷下旨,批准入國子監進學。
二便是朝廷五品以上官員,可以讓其子免試入學,但仍有名額限制。
像五品的官員,家中只可進一人,是報長子,次子,嫡子,庶子,皆由官員本人決定。
三便是由朝中重臣,當世大儒,德高望重之輩舉薦。
透過層層考試後,亦可到國子監入學。
不說其他,就說那些免試入學的官宦子弟,真的沒有品行不良之輩嗎?
宋青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