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紛紛等待著,宣講之日的到來。
是成,是敗在此一舉。
而此時的宋青苑卻無暇理會,那些來自外界的聲音。
她正在小院內,交代著大郎,三郎,做宣講前的準備工作。
“黃鱔血,蛇血,磷粉這些道具必不可少。”
“兩位兄長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切記萬無一失。”
宋青苑每說一樣,大郎,三郎便記於紙上。
三郎抬頭道,“苑兒放心,我和大郎哥定會細細檢查,不會出任何岔子。”
“嗯!”宋青苑點頭。
三郎辦事,她一向放心。
大郎雖性格溫吞,可也不會在大事上出岔子,還算靠譜。
對此,宋青苑放下心來,繼續交代。
不一會兒,又有倆人在姚嬸的帶領下,進了小院。
“見過宋農女!”兩人拱手道。
他們也是國子監的監生,大郎,三郎的同窗。
其中一人是國子監司業之子,另一個人是吏部尚書之子。
當日,陳監丞便許諾,宋青苑可以在國子監中找幫手,來輔助她。
經過兄妹三人的一番商討,從人品,德行,性情,與大郎,三郎的關係,再到家世。
以及將來,是否能對大郎,三郎有所助力,等方面綜合分析,才選定了二人。
其中司業之子,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副校長兒子。
待得大郎,三郎中舉,國子監結業後,無需進行會試。
便可由國子監舉薦,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