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妨如此……”
“咱們定下一些規矩,可以讓預購開光之物者,做行善積德之事。”
“例如佈施,例如救濟平民,例如給寺廟捐香油錢,例如……”
楊雲晴一一列舉,繼續道,“開光之物,不妨也分個等級。”
“最高等的,自然是普惠大師親自出手,所開光的東西。”
“可以拿來,做咱們玉石店的鎮店之寶,必大仁,大善之人方可購買。”
“第二等的,就由普惠大師的門下弟子,來進行開光,非仁善之人不可購買。”
“第三類的,可以由普通寺廟的住持,僧人開光,這一類可以賣普通百姓。
楊雲晴話音落下,宋青苑接著道,“這樣既促進了玉石店的生意,也可以引人向善。”
“也算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大師以為如何?”
“善也!”普惠大師聽罷,“哈哈”大笑。
“就按楊施主與宋農女所說的辦。”普惠大師樂不可支。
“如此一來,也算為我那些閒著的師侄,侄孫們,找到一份營生。”
“省得他們有事沒事,就去百姓家中化緣。”
“大師高瞻遠矚,非我等所能匹敵。”宋青苑順勢奉承。
和尚化緣,在她看來於不勞而獲一般無二,皆能助長人的惰性。
如果能利用自身的資源,養活自己,那她還真是為天下和尚,創造了一份價值。
不過……這開光和開光之間,說頭可就大了。
“大師,我這就派人去準備普法事宜。”宋青苑說道。
“好!”普惠大師點頭,“宋農女自去辦吧!”
“老衲也要去信,給幾名相識的僧人,讓他們前來幫忙。”
於是,兩邊分頭行動起來……
就在事情緊鑼密鼓的進行時,外面突然傳出來一則訊息。
傳言道,何仙姑的丈夫是一名江洋大盜,被顧知府所捕,判處死刑,人頭落地。
何仙姑心生不忿,伺機報復,於是便潛伏到顧夫人身邊。
意欲謀害顧大人子嗣,破壞顧家內部團結。
現在何仙姑已簽下認罪狀,並於牢內自殺。
顧夫人也從層層“猜忌”中解脫出來。
只言其心善,看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