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咱們榆林縣,肯定熱鬧起來。”
“有了潛龍之地,有了國寺的福澤,必將保佑咱們榆林縣風調雨順,保佑咱們百姓,吃飽穿暖。”
潛龍之地、國寺、不斷在老百姓中流傳,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
此時,縣衙內。
宋老爺子正在接待著這次的傳旨官,也是修建國寺的主要負責人,而蕭景鐸作為監工,坐於上首。
“大人,朝廷已在京中,南方等地召集工匠,等他們到達榆林縣,需七八日左右。”
“您看,咱們是不是先在榆林縣,召集一些雜工,待一切準備就緒,到了黃道吉日之時,在正式開工?”傳旨官商量著。
此傳旨官姓王,四十歲左右,身材瘦弱,鼻樑高挺,在朝中任工部侍郎,位列正三品。
“開工儀式由王大人決定。”蕭景鐸沉聲道。
他這次過來只負責監管,務必保證國寺不出任何差錯,而真正修建上的事,還得交給工部負責。
“既然如此……”王侍郎轉頭看向宋老爺子。
“宋縣丞如今掌管榆林縣,那招工一事,就麻煩你協助工部官員進行……”王侍郎聲音厚重,保持上官的威嚴。
宋老爺子立刻起身拱手道,“大人放心,下官這就派人去張貼招工告示。”
“嗯!”王侍郎點點頭,“務必要在開工之前,協助工部官員招齊所需人手。”
接著,王侍郎拿出一張紙,交給宋老爺子,“這是工部初步統計的招工人數,你下去辦吧!”
“是,大人!”宋老爺子雙手接過,目光一掃,上面羅列了,伐木工,木工,雕刻工等各個工種所需要的人數。
寫的極其詳細,宋老爺子心下了然,工部這次準備的很充分。
“下官告退!”宋老爺子朝著王侍郎和蕭景鐸的方向拱拱手,轉身離去。
關門前,屋內倆人說話聲飄入耳中,“帽兒山似乎並不屬於榆林縣衙……大人可知……”
蕭景鐸抬手,“此事本官自有打算,無需插手!”
低沉的聲音,帶著威嚴,傳入宋老爺子耳中,卻覺得格外親切,帶褶皺的臉上,不自覺的露出微笑。
蕭大人可是他未來的孫女婿,他們宋家背後有靠山,無論這個王侍郎有何打算,都無需忌諱。
宋老爺子快走了幾步,找到縣衙裡的小吏,吩咐他們寫招工告示,然後由衙役去張貼。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