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承諾的兩畝地,也早已經發放完畢。
只是奈何,地是荒地開墾,能出的糧食不多,兩畝地仍然難以維持生計。
“苑兒,咱家在福澤村的荒地,也需要人耕種,不如就佃給村民,讓他們來種如何?”宋老爺子看向宋青苑商量著。
開荒地的銀子,大部分是宋青苑和二郎所出,地按理當由他們做主。
“行啊!”宋青苑點頭。
“荒地前兩年確實出不了什麼糧食,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爺!我是有這麼個想法。”
宋青苑輕聲說道,“我想把地佃給村民,前兩三年不收,或者少收些租子,讓他們去耕種。”
“等幾年後,土地被他們養肥,咱們再開始加租,或者如果有村民願意,買下自己細心照顧的地,那也可以低價賣給他們。”
“當初咱們圈下荒地,是一兩銀子一畝,頂多再耗費一些僱工的錢。”
“那麼兩三年之後,賣二兩半或者三兩銀子如何?”
按照宋青苑的想法,三年之後荒地已經被養肥,就算不能是中等田,那也是下等田的價格。
二兩半銀子或三兩銀子賣給村民,絕對算得上低價。
其實她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不損害宋家利益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去幫助福澤村村民。
宋老爺子思索一番,“苑兒的這個主意不錯,只是租金不可不收。”
“每畝地象徵收一些,以免養成了村民好逸惡勞,不思進取之心。”
“嗯!按爺說的來。”
祖孫倆在書房又是一番商議,最終決定,第一年一成租,第二年兩成租,第三年三成租價格,把宋家的荒地,租給福澤村村民。
荒地越養越肥,糧食越打越多,第三年交三成租子後所剩的糧食,並不會比第一年交一成租子後,所剩的糧食少。
這也是宋青苑和宋老爺子,計算後的結果。
“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天我就和……”
宋青苑想了想,忍不住苦笑,如今,大郎,三郎去了京城國子監,二郎還沒回來,她要帶誰去福澤村。
“帶著你爹和你娘吧!”宋老爺子建議道。
“這段日子,你和二郎不在,他們在家表現的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