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婆子被送去魏家的第二天。
魏教諭就登上了宋家的門,態度誠懇的解釋了一番張婆子的事。
連連保證,指天發誓,這事絕對不是他們魏家所指使,和他魏家絕無關係。
對此,宋家是絕對不信的,可奈何張婆子嘴硬,他們拿魏家也沒辦法。
宋老爺子只能不鹹不淡的把魏教諭打發走。
時間稍縱即逝,一個多月後。
朝廷賑災的訊息傳過來,部分災民陸續返鄉,福澤村也有一小部分人選擇回去。
對此,宋青苑表現的很淡然,畢竟故土難離。
返回故鄉,這是人之常情,她不會阻止。
不過留下來的,還是佔絕大多數。
這一部分人,宋青苑開始張羅著,幫他們建蓋真正的住房。
“抓緊趕工,爭取在入冬之前,讓村民們都能住上土房,睡上炕。”宋青苑交代著。
這些土房不是免費的,是她召集人幫忙建蓋,之後秋收,春播的時候,各戶人家用工時來還。
而且建蓋的房屋,全是按照村民自己的心意,挖地圈蓋。
宋青苑只負責出人手,所出的也都是以工代賑的其他災民。
這不過是個簡單的換演算法則,就是讓村民們迴圈起來,有事可做,有錢可掙,有屋可住。
“農女大人!”福澤村的里正走了過來。
“何事?”宋青苑詢問。
“是這樣的,家家戶戶手裡的糧食也就勉強過冬。”
“你也知道我們福澤村都是災民,手裡也沒點餘錢。”
“大傢伙就想著做點事,掙點錢,”任里正商量道。
“農女大人看看,能不能賒給村民點雞仔,鴨仔讓大家養養,等過年的時候賣了錢,也能買兩斤糧食。”
“或者買些針頭線腦,縫縫補補的。”
賒雞仔,鴨子?
宋青苑想了想,“這個可以,但是每戶僅限五隻。”
“願意養的去宋家,跟我三叔聯絡。”
“三房每天都有專門的人孵雞仔,鴨仔,賒給福澤村一批不成問題。”
這邊剛說完,田菊跑了過來,“苑兒姑娘,京城來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