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晌午,鄭旭東就被周氏不奈煩的打發走,理由就是他們宋家不留姓鄭的吃飯。
鄭旭東無奈,只能抽身離去,鄭悅被留了下來。
三天後,二郎的跑商隊伍再次出發,趁著天好去遼東府進貨,總比大冬天的遭罪強。
而這個時候,宋傢俬塾也正式建成。
陸縣令,嶽霖先生以及縣裡大大小小的官員,土豪鄉紳,都來參加了私塾的開業慶典。
宋老爺子當眾宣佈,“凡是宋氏家族的族人,以及宋家村的村民,都可以免費到私塾啟蒙。”
“其他鄉鎮蒙童前來啟蒙,每人一年只收五百文,科舉學子每年一人一兩銀子。”
“另外,所有宋記私塾就讀的學子,在宋家小吃鋪吃飯,都可以得到優惠。”
“那面……”宋老爺子伸手一指,“是我們宋家的客運站,上學下學都可以坐馬車往返,一次只需一文錢。”
“若是嫌不方便的,我們宋記私塾還提供宿舍,宿舍的費用是……”
宋老爺子接著道,“此外,宋傢俬塾不止給蒙童啟蒙,不止教學子科考,還特此設立技術班。”
“所有學子自覺科舉無望,可以來技術班學打算盤,將來做帳房。”
“學木匠手藝,將來做木匠,學醫術,將來去醫館做個學徒,以後做坐堂郎中。”
“總之,宋記私塾歡迎所有書生前來就讀。”
宋老爺子的話音落下,響起一陣陣掌聲,其中以宋家村民最為激動。
此前,他們把孩子送去宋誠忠開的小私塾內,一年還需要五百文,如今,他們連著五百文也能省下。
“宋家果然仁義!”宋家村民紛紛舉起大拇指,對宋老爺子歌功頌德。
宋家的崛起,讓他們宋家村民佔盡便宜,他們怎麼會不心喜。
宋老爺子微微一笑,目光轉向陸縣令,“請縣令大人,為我們青石鎮的百姓,講幾句話。”
“好!”陸縣令道,“宋記私塾的出現,是我青石鎮百姓的福分,是我榆林縣學子的福分。”
“對我們榆林縣的教化,添磚加瓦……”
陸縣令一番慷慨激昂,總結引導性的話講完,又引起了一連串的掌聲。
至此,宋傢俬塾正式對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