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沒有狀元,多出幾個秀才也是好的。
也算是為榆林縣,做了貢獻。
將來出門在外,一說他是某某秀才的先生,那也是倍兒有面子的!
“爹,我這就跟老二說,把私塾加大!”
宋老爺子蹙眉,“你給我坐下!”
“還沒學會走呢!就想跑了,好高騖遠!”
“苑兒!這事你怎麼看?”宋老爺子詢問宋青苑的意見。
他這個孫女辦事靠譜,有主見,比她大伯和她爹強一百倍。
宋老爺子有事,也願意和她商量商量。
宋青苑深深吸了一口氣,沉思不語。
她從來沒想過,把宋傢俬塾的攤子,一下鋪的這麼大。
這樣容易造成根基不穩!
不過,能接收書生和坐館先生是好事,可以說有利有弊吧!
“既然嶽霖先生開口了,那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覺得我們宋家行,能把教書育人的精神傳遞下去,能把學生教好。”
“所以,才會選擇我們宋家的!”
“這事我們不好,不應。”宋青苑道。
宋老爺子默默的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
“那就應下吧!”
“但那私塾和學堂,蒙童和那書生要分成兩塊地方。”
“這樣一來,兩邊就可以互不打擾。”
宋青苑笑了,“爺跟我想的一樣!”
“那咱們宋家的私塾,就多加一個板塊。”
“先是蒙童啟蒙,若是願意繼續走科舉路線的,就進入書院去。”
“若是自覺學的不好,想學份手藝的,就進入技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