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品種齊全,規模龐大。
要麼互補。
例如,一個走精品路線,一個走實惠路線。
“我來!我來!”男人走後,另一個擠了過來,“我是開胭脂鋪的,我們家的胭脂都是在府城拿貨,品類......”
“姓名!”二郎問道。
“李財!”
“現在的店鋪地址?”
“東大街......”
“好了,你的資訊已經記錄下來,有訊息我們會通知你。”二郎揮揮手,打發此人,喊道,“下一個!”
............
另一側,二郎劃下的店鋪內,也是人群擁擠。
比茶樓內的人,還要多上一些。
只是這邊的穿著,打扮,比之那邊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此時,宋青苑,柱子坐在桌前,分別記錄著。
“下一個!”
“到我了!到我了!”一個面板黝黑的婦人喊著,“我是賣魚的,沙丁魚、鯉魚,鰱魚,大的小的我都賣,能給我一個攤位不?”
賣魚的?
倆人對視一眼,宋青苑搖搖頭。
柱子道,“抱歉大娘,賣魚的攤位,已經有三家,不能再多了。”
“您請回吧!”
“你咋這麼樣呢!”婦人不幹了,嚷嚷起來,“我都看了半天了,在我前面的根本沒有賣魚的,咋到我這就沒位置了。”
“你們這不是騙人嗎!”
“大娘是這樣的......”宋青苑開口解釋道,“我姥家是小漁村的,賣魚的攤位,都留給了小漁村的人。”
“抱歉了!”
一聽這話,婦人閉了嘴。
小漁村,十戶有八戶是打魚的,這事大家都知道。
既然是親戚,肯定優先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