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的大紙,裁成長方形的紙張,用線縫了起來,就成了筆記本。翻開筆記本,裡面用簡筆字,記錄了一筆筆的賬目收支情況。
青石鎮,縣裡兩個銷售點的皂角,加起來的收入是六十五兩。
幹腸的收入是一百八十兩。
天然居的收入是二百四十兩左右。
陸銘軒入夥天然居,給了一百兩,拿出五十兩裝修......
......
宋青苑一筆筆的計算。
刨除這段日子的花銷,總共剩下三百一十兩,還有外債五兩。
三百一十兩!
宋青苑默默琢磨,要怎麼利用起來,錢生錢。
現在她手裡的生意有幹腸,皂角,天然居。
幹腸每月的平均收益在四十兩左右。
香皂,肥皂的收益比較穩定,在二十兩左右。
天然居的收入,目測每月能達到八十兩。
這樣一算,她每個月的平均收益就是一百四十兩。
一年就是......
宋青苑搖搖頭,太少,跟她未來計劃,需要的支出差距太遠。
看來她要開啟第四條賺錢的路線。
第四項,做什麼好呢?
宋青苑手指輕輕的敲打,陷入沉思,可以在木頭上做文章,可以在麥稈上做文章。
早在編草帽的時候,她就有了打算。
打算開一個手工編織作坊,可以用麥稈來編鞋,編扇子,也可以用新鮮的麥稈做手工藝品,例如diy房子,例如diy水車。
麥稈的顏色也可以用染料來染。
只是當時條件不成熟,她提出開作坊,被宋老爺子和周氏否了......
“還要做這個嗎?”宋青苑輕輕呢喃著。
現在她更傾向於開玩具作坊。
可以做拼圖,《三字經》拼圖,《千字文》拼圖,也可以做各種圖案的拼圖。還可以做移動缺覺拼圖,華容道,甚至......
“木頭能做的很多......先把地圈下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