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臨近鎮子,出行方便,又緊挨著帽兒山,山裡的野菜漫山遍野。
平常時候,村裡人就會抓些雞,抓只豬來養。
家裡條件好的,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殺了添個菜,條件不好的人家,也能賣了補貼家用。
一隻肥豬,在這裡也能賣上二兩銀子,用來支付零七八碎的開銷,足夠了。
有的節省的人家,靠著攢下來的錢,還能置辦兩畝地。
也算是有了根基。
宋家今年就養了五隻雞,兩隻豬。
其中兩隻雞已殺,還剩下三隻雞,兩隻豬。
過兩天的酒宴,宋老爺子就準備先殺一隻豬。
往常的時候,宋家也殺過豬。
不過,那都是臨近年關,殺了的豬,大部分都賣掉換錢,供家裡的兩個讀書人唸書。
只有一小部分,才會留著過年家裡人吃。
今天,宋老爺子一宣佈這件事,家裡的孩子率先歡呼。
一個個睜大了眼睛,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
翌日
初升的太陽照在大地上,給大地鍍了一層金色的光芒,照的人心底暖洋洋。
四郎早早的搬著小凳坐在二房的門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大門口。
三房的宋青茉也起的早早的,坐在三房的門口,眼睛時不時的往外瞅。
“來了,來了,屠夫找來了。”宋誠義推開門,衝著院內喊道。
“來了!來了!”四郎,宋青茉站了起來,跟著喊。
在孩子們的眼中,殺豬吃肉,無疑是最歡樂的一件事。
殺豬在大人眼裡,也是一件大事。
宋老爺子,周氏,大房,二房,三房所有在家的,能出來的都出來了。
這次宋誠義請來的屠夫,姓張,在鎮上開個豬肉鋪子,宋青苑曾經在他的店裡買過豬腿骨。
張屠夫放下傢伙事,站在豬圈前,打量著豬圈裡的豬。
“老爺子,你家這豬養的不錯啊!就是再養養,能長的更壯些。”張屠夫惋惜著道。
宋老爺子跟著嘆息,張屠夫說的不錯,這豬還沒到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