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軍軍中的尚武情節來說,不到一般程度,日軍軍中無論是參謀長又或是軍事長官都不願意主動下達撤退命令的——尤其是面對於武器裝備遠不及己方的中國軍隊。
現在留給甘粕重太郎和園田輝正的選擇餘地都不多了:要麼撤,要麼死!
甘粕重太郎中將一想到友軍第一〇六師團的悲慘下場,就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最終無奈地說道:“罷了,下令部隊撤退吧!同時電告岡村寧次司令官閣下,告訴他,我們的部隊傷亡非常慘重,已經到了騎兵聯隊之官兵需要下馬與敵軍進行作戰的地步了,再不撤離,我師團將全部‘玉碎!’”
“師團長英明!”園田輝正幾乎是熱淚盈眶,主要是師團長閣下對自己的信任可謂是有增無減。
其實,甘粕重太郎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站在岡村寧次的角度來看的話,已經有一個第一〇六師團幾近被全殲了,如果又出現了一個第三十三師團被全殲的話,那麼國內的大本營該懷疑他岡村寧次的能力了,他這個第十一軍司令官還能當下去麼?只有被撤職輪換的下場,更別說什麼晉升大將之類的。
……
果真,在岡村寧次中將收到這份來自第三十三師團的電報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反正第三十三師團目前扮演的角色就是偏師,為了一支偏師部隊而斷送了自己的“官路”,那是絕對不值的,而且此次的長沙作戰,主角不是第六師團、第十三師團和第三師團麼?
其實如果仔細算一算的話,岡村寧次在此次作戰中,共動用了六個師團將近十八萬大軍發動進攻,分別是第三師團、第六師團、第十三師團、第三十三師團、第一〇一師團以及重建後的第一〇六師團,相對於主攻方向的兩個方向來說,第三十三師團所起到的作用並不大——他們別說抵達長樂鎮了,他們連浯口鎮也打不到,完完全全就來打醬油的。
也正是基於各方面的考慮,岡村寧次司令官直接對第三十三師團下達了“突圍”以及“撤退”的命令,省得把第三十三師團給玩沒了。
當然了,老天並不會一味地對岡村寧次這麼“殘忍”的,他很快就收到了一個“好訊息”,是關於汨羅江方向戰報。
次日,一封關於“第六師團所部突破敵軍汨羅江方向”的電報就呈到岡村寧次的面前。
“喲西,喲西!第六師團所部,不愧為我皇軍的‘野獸師團’;稻葉四郎師團長,不愧為‘最優秀的師團長’!”拿著這份電報,岡村寧次臉上喜笑顏開,這是自長沙作戰開啟以來第二次收到的好訊息了,而且都是這個第六師團給他帶來的!
對於這樣一支“好部隊”,岡村寧次自然不會吝嗇他的讚賞的——更何況,這是他的心裡話,不是麼?
如果非要打一個比方的話,那麼第三十三師團屬於班級上中等偏下的水平,而第六師團那是絕對的尖子生,而且是代表學校拿過獎的那種,這作為長官的,怎麼可能不喜歡、不偏愛?
然而,岡村寧次不知道的是,這汨羅江防線甚至是汨羅縣防線,都是國軍部隊主動放棄的,要就是引誘他們的第六師團孤軍深入。
就算是第六師團取得一個極好的戰績,也確實讓岡村寧次開心不已,但岡村寧次此人是個十分謹慎的人,他在給第六師團的覆電上寫著:部隊應該適度放緩追擊速度,與上村支隊、第十三師團形成相互呼應之局面,共同追殲敵軍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