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團長閣下,山頂陣地,拿下了!”參謀長跑了進來,向今村勝次報告道,這是他從望遠鏡中讀旗語讀出來的。
不錯,此時正有一名日軍在毒煙外面手持著兩面旗子在不停地揮舞著,來來回回的動作就那幾套,僅此而已。
不用想都能知道,那旗語必然是告訴這些日軍,山地陣地已經被拿下了。
“喲西,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請你告訴大家,不要就此驕傲。因為支那軍是沒有倒下我們的武力之下,而是倒在我們的毒煙之下的。”今村勝次表面說得是冠冕堂皇的,好像很高尚,只是他嘴角的笑容已經暴露了他的得意。
“哈伊!!”能作為是今村勝次的參謀長,他自然也不是個好東西,他能讀懂今村勝次的意思。
就在參謀長準備離開之時,今村勝次補充了一句:“參謀長,替我向前線轉達一個命令,告訴前線官兵,最好是能讓這些支那軍人投降,然後我們也學第一〇一師團,去拍幾個紀錄片,來告知一下帝國上下,我們的勇武本色。”
“職下明白了!”今村勝次的參謀長點頭哈腰道。
……
在日軍因此而得意的時候,第六十八軍軍長劉汝明的臉此時已經皺成了一個活脫脫的苦瓜。
“長官,您就讓卑職的獨立第四十旅上吧!第一四三師是您的老本兒,放在這條路上,已經打得元氣大傷了,您還在猶豫著什麼?”獨立第四十旅旅長夏子明說道。
不錯,第六十八軍僅下轄一個師加一個旅。
這一個師,就是第一四三師;而這一個旅則是獨立第四十旅了。
和其他西北軍部隊一樣,第六十八軍也是從西北軍部隊派系中分化出來的,然後獨立成一個軍。
這第六十八軍的淵源說來也比較長,得從北伐時期說起——
時值國民大革命時期,身處廣東的國民革命軍和西北的馮玉祥麾下的國民軍,一心都是隻想推翻腐朽的北洋政府統治。
為配合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作戰行動,馮玉祥部兩個警衛旅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師參加北伐作戰,直到一九二八年,國民革命軍第十師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師,隸屬北伐軍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
又至民國十九年,也就是一九三〇年,在中原大戰之中,馮玉祥和閻錫山在與蔣介石、張學良進行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了,第三十師被東北軍收編。
直到一九三三年春,第三十師被改編為暫二師,編入宋哲元第二十九軍戰鬥序列,以副軍長劉汝明兼任該師師長。
值得一提的是,暫二師這支部隊也曾參加過一九三三年時的長城抗戰,以大刀威震敵膽,與日軍也不算是新對手了,再後來就改成第一四三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