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當看到這一份建議的時候,蔣介石的思緒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三年前了。
拿著手裡邊的這一份建議,蔣介石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片掙扎之中,他喃喃著說道:“如果是這樣輕易地炸開了黃河大堤,我蔣中正,可是要成為千古罪人的吶……”
猶豫著,蔣介石便將陳果夫的這一份建議放在了一旁,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這個黃河大堤,是萬萬不能掘開的。
蔣介石不是不知道炸開黃河大堤的後果。
歷史上,如果不是他知道炸開黃河大堤的後果,就不會在炸開花園口大堤炸開的第一時間宣佈:“佳日(六月九日上午八時,敵機三架炸開花園口河堤,職師正在搶堵中。”
除了這一道電報以外,第二封、第三封宣佈的報道卻是一再地為之前的報道奠定基調,十分詳細地報道了日軍炸燬花園口大堤的經過了。
於是乎,蔣介石不可避免地猶豫了。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轉眼間,就到了四月二十一日。
這一天的蔣介石,仍是在處理公文,但是卻再次收到了一封建議信。
只是這封建議信已經不是由陳果夫這些派系大佬寫的了,是時任軍委會辦公廳副主任的姚琮寫的,建議大概是如果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建議在劉莊、朱口決堤。
看到這一封封由地位不輕的大佬提出的建議,蔣介石開始重視了起來:顯然諸位軍委會的大佬已經不看好這場戰爭了。
蔣介石揉了揉有些發疼的太陽穴,罵了一句:“娘希匹,現在小日本都沒打到黃河,還沒打到開封,就開始提這些建議了?這是要逼我蔣某人做千古罪人吶……”
可是出於冷靜地考慮,想了想,以南京、上海的淪陷速度,再加上日軍已經重兵直壓徐州了,於是乎,蔣介石復了一封回電:“可以做考慮,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機,不得行此下策。”
蔣介石的這一封回電,可以說是讓一種國府高官看到了這位領袖的態度。
於是乎,作為蔣介石死忠粉的陳誠轉呈了王若卿建議在黑崗口決堤。
看到這一封封電報建議請示之後,蔣介石並沒有立即表態,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屆時再說。”
但是,王若卿的這一份軍事建議卻是讓蔣介石有些為之看重了。
只見陳誠轉王若卿的這一封建議原文如下:“蔣委員長:據炮兵第16團王團長若卿報告稱:
一、頃聞我軍決蘭封口,引黃河水淹日寇,其計甚佳。但水經黃河故道,魯西、蘇北受害最烈,豫東僅佔一部,於豫省軍事關係較小。
二、查黑崗口水位較開封高出三十丈,堤身兩側皆水,歷來稱為險工。如在該處決口,其大流直趨開封,經朱仙鎮、尉氏直貫汴周公路,橫斷亳、柘、周、漯河公路,與軍事關係最鉅……
三、開封為河南政治中心,首應破壞,免致資敵。”
對河南的軍事影響小,而且能破壞了開封,以免資敵。正是這兩條建議讓蔣委員長不僅是動心了——要知道,據可靠情報,現階段的侵華日軍總兵力已經不下七十萬之數了,而且他們調集了絕對主力將近四十萬大軍夾擊徐州,徐州僅有中國軍隊五十萬之眾。
要知道,日軍的戰鬥力比起國軍強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兒——更何況,第五戰區除了緊急從第一戰區調過來的湯恩伯軍團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部隊!
既是如此,蔣介石自然是不大看好目前的時局的,他便命令軍統特工“沿黃河兩岸尋找一處絕好的地形”。
現如今,距離先前所說的日軍大兵壓境之際已近,蔣委員長自然是要親臨鄭州一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