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名中尉要比張天海稍矮一丟丟,約莫是一米八零的身高,挺年輕的,大概二十六七歲,眉宇間倒器宇軒昂的。
只見那東北軍中尉對著面前的張天海立正敬禮道“報告團長,卑職叫徐勳,是原第六十七軍的一名連長,吉林人。被收容前是從松江縣城那邊逃回來的。”
“六十七軍的?”張天海顯然是對這個番號的部隊不甚熟悉。
“對,卑職就是從松江縣城逃回來的。六十七軍大多數人都是好樣的,我們在松江城打了三天三夜,死了很多人,就連我們的軍長吳克仁都犧牲了,可是也出現了一些敗類……”說起松江戰役,徐勳的眼角邊就湧現出了淚光,眼睛也變得通紅起來,他永遠也忘記不了他的營長作出的無恥舉動。
那天是1937年11月12日,日軍國崎支隊攻破松江城,松江失守,第六十七軍的主力被日軍擊潰,在隨後的戰鬥中,除了部分東北軍官兵死於日軍的槍口下之外,也有許多成建制的部隊向日軍投降。很不幸,徐勳所在的部隊就是屬於成建制投降的部隊之一,他帶著那個連僅剩下的三十來人跑了,他不想當漢奸。
據日軍國崎支隊的陣中日誌記載,11月12日,六十七軍一名叫宋慧敏的營長率部成建制向日軍投降,還向日軍遞交了一份用詞諂媚的“投降書”,與其說是投降書,不如說是投誠書,由於字幅有限,作者菌就不將此投降書之內容放在此地了。
在那個烽火漫天的年代,除了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但也湧現出了許多漢奸,有的人敢死,也有的人怕死。
徐勳用袖邊擦了一下湧至眼角的淚水,滿臉堅決道“但請團長放心,只要卑職一天還活著,就算是死了,也絕不當漢奸與逃兵。只要長官還需要徐勳衝鋒陷陣,徐勳絕不皺一下眉頭,絕不給團長丟人!”
“出現了一些敗類”這句話一出,張天海就明白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長官率領部隊投降,或是去當漢奸。
對於有人投降或是去當漢奸這種情況,張天海也能理解,畢竟有的人怕死,有的人不怕死,但理解歸理解,也絕不會原諒,穿上了這身軍裝,吃上了這碗飯,那就該有隨時為國捐軀的覺悟!
身為長官,那就更不應該怕死畏戰了。
“說實話,你能從那邊逃回到我們的陣營中來,那就證明是你一名有骨氣的中國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人。只要我張天海還在這個團一天,直屬第一團就絕對不可能會向日軍投降。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張天海拍了拍徐勳的肩膀說道,最後一句話,卻是重若千鈞。
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
ps又是美好的一天,大家早上好哇。晚上還有一章。
感謝起點書友20170723234524713的100點幣打賞,感謝書城書友無人的月票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