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那名重傷員就咧著嘴喘著粗氣,臉上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在場的所有人頓時淚目,只有那些重傷員目光堅定,卻又無言以訴,他們只是相互之間對視了一眼,彷彿在說:弟兄們,黃泉路上咱們也有伴兒,死就死,死也要拉幾個小鬼子一起墊背。
張天海強忍著掉落的淚水,略帶哽咽地說道:“弟兄們……給老兵敬禮!”
說完,張天海就率先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其餘的官兵們亦是如此,場面十分感人,可惜除了在場的官兵們並沒有其他人瞧見這一幕。
這一刻,早已在戰鬥中結下深刻感情的弟兄們再次擰成一條繩,一條牢不可催的鋼繩!
在撤離前,張天海讓沒有受傷的官兵們把各位重傷員個別分佈放置在那些相對安全點的地方,然後就撤走了。
在一營的主力部隊撤走後的四十分鐘,興致沖沖的日軍來到了南岸,等著他們的卻是一個個同歸於盡的光榮雷……
爆炸聲在蘇州河南岸南線陣地上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帶走的還有差不多一百名日軍士兵的生命……
……
等到張天海等人趕到崑山的前敵指揮部時,卻發現已經沒有了三十六師主力的蹤影了,更別說是陳誠的前敵指揮部了,只有被打散了的散兵以及和上級失去了聯絡的小部隊。
其實,此刻的張天海等人又何嘗不像是一支和上級失去了聯絡的小部隊呢?
幸好,在人群之中,張天海發現了黃埔時的老同學郭其亮還有他身邊的兩名士兵,於是他急急忙忙走過去。
原來郭其亮等人是被團座以及師座命令在此等候張天海等人的,郭其亮告知張天海,師座率部趕到崑山時,陳誠的前敵指揮部已經撤走了什麼人也沒有,後面就是日軍的鐵蹄,所以他帶著大部分先往蘇州方向先走了,讓張天海率領部隊立馬趕往蘇州與師座團座他們匯合。
“辛苦你了,其亮兄,要不是你們在此等候,我們一營的弟兄怕是在死在上海了。”張天海這句話可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要是沒有郭其亮在這裡指明方向,就算沒有死在日軍的鐵蹄下,也要活活被餓死。就算要問老百姓借點吃的,也要有老百姓才得啊,這附近的老百姓早就跑完了!
郭其亮點點頭,說道:“行了,玉麟兄,啥也不用說了。現在是特殊時期,趕緊帶著弟兄們一起往蘇州方向趕吧!”
……
PS:又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