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子琪已經儘量把文言文翻譯成大白話,但兩大段不喘氣的說下來,朝露照舊聽得雲裡霧裡,“一個在湖北、一個在河南,兩個省離得老遠,就算中間都跑路去過上海,好像也不是一個時間啊?再說上海老大哩,即便都是同盟會中人也不一定碰的上吧。”
子琪無語,“你這中國地理怎麼學的?河南就在湖北上面。”
“哦……”朝露慚愧的低頭,“雞肚子那裡我確實一直搞不清楚,只是聽一個河、一個湖,下意識就認為它們肯定不挨著。”
“距離只是次要的,關鍵是兩人的小傳裡都曾提到後來慷慨就義的張鍾瑞,他是河南籍的留日學生,與沈若青早在東京便已結識,又同梁維亞一起在武昌起義。”
“這隻能說明張鍾瑞分別與兩人認識,並不代表梁沈兩人認識啊。”
“你傻啊!在武昌起義裡梁維亞發揮了關鍵作用,張鍾瑞在河南組織策劃當地起義時為了鼓舞人心一定宣講了他的事蹟。我查了歷史資料,那之前同盟會和其前身興中會在中國各地發動了大小12次起義,無一不失敗,直到1911年10月10日,這次由同盟會中部支部的外圍組織共進會和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方才引發了各省響應宣佈獨立,導致清帝退位。而梁維亞是共進會和文學社前身群治學社的創始者之一,即便之後群治學社一分為二,他作為共進會骨幹,與文學社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甚至在眾人猶豫不決時,推了他們一把,卻步不前是死,還不如拼一把搏個活路,頗有幾分陳勝吳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的味道。”
“你再看這裡,你曾外祖父梁維亞和沈家明曾祖父沈若青都是1906年經人介紹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積極從事推翻清廷、振興中華的革命活動。梁維亞的引薦人是中國同盟會湖北分會的領導人餘誠,而沈若青的引薦人則是與他同樣原籍紹興的中國同盟會中部支部領導人胡瑛,胡瑛算是餘誠的直線領導,手底下管著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個分會。這麼多交叉點,梁維亞和沈若青即使不是深交,也肯定神交已久。可惜沈若青後來英年早逝,早早捨身就義了,不然他可能有更多資料留下。”
“你不覺得很神奇嗎?”子琪總結道,“你和家明曾祖輩份的長輩居然是革命同志,一起並肩作戰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他們的後代雖然飄散於各地,可三代後卻再次重逢。嘖嘖嘖,如果你和家明能夠在一起,這簡直就是傳奇般的姻緣。”
“然而並沒有,”朝露打斷子琪腦中的夢幻泡影,“所以你可以不要用這副表情看著我嘛?”
“什麼表情?”
“黃鼠狼看到雞的表情,素了三年的漢子看到母豬的表情……”
“打住,我哪有那麼猥瑣,”子琪抗議道,“我是覺得這設定本身很帶感,可以作為我新劇的背景,百年前那段可以來個雙男主蹭蹭現在耽改的熱度,百年後變成我最拿手的都市虐戀,現代的男主女主分別為革命戰友的後代。只是我還沒想好人物關係應該怎麼交叉……”
“那雙男主你要找誰來演呢?”朝露提出實際問題,“感覺要不是流量小生的話,那麼沉重又被欺壓的半殖民時代歷史現在的00後都不想看吧。”
“唔,這是個好問題,我得琢磨琢磨看看誰價效比比較高,畢竟現在流量叫價有點貴啊。你覺得任嘉侖飾演你曾外祖父梁維亞的角色怎麼樣?我感覺他身上有軍人的味道。”
也好,任嘉侖看起來挺善良的,朝露倒沒什麼意見,“那沈若青呢?”
“沈若青出身自帶光環,留日的那一段需要戴郵差帽穿中山裝,誰會適合演這個具有革命情節的人間富貴花呢?”子琪沉吟半晌,“你覺得楊楊或是侯明浩怎麼樣?”
“我感覺他倆都挺適合戴帽子穿中山裝的,哇,那海報一定會很吸引人。”
“嗯嗯,這幾個咖位不低,估計請他們的話肯定要做貫穿全劇的主演,而不是隻有百年前的那部分。我得想辦法讓現代的劇情也由同樣的演員出演。”
“就像《倚天屠龍記》裡張翠山和張無忌是一個人、趙敏和殷素素也是一個人那樣?”
“對,嘿嘿,再給我提點建議唄,現代要怎麼虐戀才能讓你作為觀眾感到揪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