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眼看就要步入年關之間。
秦立桓跨坐上了戰馬,在幾名侍衛的陪同下往幽州城而去。
幽州營早在數日之前開拔,而秦立桓也是因為一些事耽誤了行程。
不過這並不妨礙秦立桓在之後踏上了前往幽州的步伐。
幽州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
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
據《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其範圍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
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併為七雄。
燕昭王時秦開破東胡後,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五郡。
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
至唐武德元年,復為幽州。
後晉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
其中就包括幽州在其中。
契丹國升幽州為幽都府,遼太宗在唐幽州城的基礎上興建土木,定為“南京幽都府”。
此後,幽州作為行政區劃不復存在。
秦立桓記得在隋唐時,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
前朝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句麗,楊廣都以是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
而到了唐貞觀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為後方大本營。
由此可見幽州的戰略位置是有多麼的重要。
秦立桓還未到幽州之時,已經是將幽州附近的地形、幽州的地理位置做了一次通盤的調查。
他可不會讓陰溝裡翻船的事情發生。
“幽州一地還真是特殊,高句麗國、契丹以及東土厥國都與幽州接壤。”
“如果幽州失守的話,那對於整個大唐都是一件禍事。”
“若是東土厥南下朔州,靈州以及幽州三地的話,那我們整個大唐帝國的北方都暴露在了東土厥的兵鋒之下。”
“那時候,東土厥甚至是可以飲馬長安,逼迫我大唐簽訂城下之盟!”
秦立桓回憶著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他對自己身邊的幾名侍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