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荒唐,太可笑了!”
“在河東大災之年,逍遙侯竟然提議大辦賽事,提議大興土木!”
“簡直不可理喻,讓人無法想象!”那鄭姓官員大聲說道。
秦立桓聞言確實微微一笑,對於這些人的不理解,他早有預料。
更何況秦立桓與鄭家早就是不和,鄭家官員此時上前質疑秦立桓,秦立桓沒有感到絲毫奇怪。
“這位鄭大人,以工代賑,為災民尋找餬口的活計,這是河東地區三歲小孩都能明白的事情!”
“沒想到在這朝堂之上,在當今天子的面前,竟然還會有如你一般愚蠢的傢伙,連這一點都沒有看出來!”
“請問這位鄭大人,你這官位是怎麼混過來的?還真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感到奇怪啊!”
秦立桓的毒舌絲毫不亞於刀劍,他冷笑著看向那個鄭姓官員。
不過就在秦立桓怒斥這個鄭家官員的時候,其他部分官員也是面露尷尬之色。
他們也沒有明白秦立桓此舉到底是有何用意。
“陛下!”
“大災之年,流民遍地。”
“為長久計,我們所做的就是必須為災民找出路,想辦法讓他們有活做,能自己賺來一份餬口錢,這才是上上之策。”
“災民們有活幹,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養家餬口,他們才會做到真正的定下心思來。”
“史書上記載的哪一次大規模動亂不是我們華夏的百姓活不下去,才最終選擇了揭竿而起?”
“如果他們的手中有錢、有糧食,他們能夠吃飽飯的話,那華夏的大部分百姓是絕對不會選擇動亂的!”
“而我之前提倡、鼓動划船、花魁等比賽,在比賽中要用到船以及其他物件,主辦比賽的商家既然要舉辦這場賽事。”
“那他們就就要拿出錢來造船,要拿出錢來建造其他東西!”
“而無論是造船還是製造其他東西都是需要用工的,只要是需要用工,需要用到勞動力。”
“那在河東大災中受到波及的災民們就有活做了。”
“而在划船、花魁等比賽過程中,也需要人工,這樣又能給災民找到一份工作。”
“同樣,臣提出來的大興土木,也是這個道理。”
“透過大量的工程建設,就可以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如此一來,那些沒飯吃的災民就有工可做,有錢可賺,這樣不就解決了吃飯問題了嗎 ?”
“這個方法就叫做以工代賑,相比於直接賑災,以工代賑的方法要好上太多,百姓有事做,有錢賺,自然不會聚集在一起,最終引發一些動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