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米其林輪胎的創辦人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的指南,即《米其林紅色寶典》,此後每年翻新推出的《米其林紅色寶典》被“美食家”奉為至寶,被譽為歐洲的美食聖經,後來,它開始每年為法國的餐館評定星級。”
李明超簡單的和梁鵬解釋了一下米其林餐廳的歷史。
“我明白了,可是這個米。。米其林餐廳的評級到底有什麼用?”梁鵬還是有些迷惑。
“電影雜誌知道吧。”李明超說。
“當然知道了。”梁鵬點點頭說。
“那東西就和電影雜誌一樣,電影雜誌是推薦電影的,他們是推薦餐廳的,外國人迷信這本雜誌,把他奉為美食的聖經,到了什麼地方,都先翻翻他,把他上面評級的美食給吃一個遍。”李明超說道。
“有這麼神?”梁鵬震驚的說。
“就是這麼神,不過,我看這中間還是有些水分的。”李明超繼續說。
“怎麼說?”梁鵬驚訝的問。
李明超淡淡的說:“怎麼說,我就舉個例子吧,就比如說米其林餐廳評價日本的壽司之神,認為他是世界上做壽司最好吃的人。”
“他為了做壽司對自己苛刻到什麼程度呢,日本壽司當中常見的章魚,都需要按摩一個小時才製作,只為了讓章魚有著更加柔軟的口感。”
“一個學徒如果是要拜他為師,首先要先擰一年的毛巾才能夠碰魚,十年之後才有資格來簡單,等到真正能夠上手製作壽司,也需要小几十年的時光了。”
“你說,這樣做出來的壽司怎麼樣?”
“那肯定是很好吃吧。”梁鵬震驚的說。
“好吃,你自己就是做飯店的,你能分辨出一塊錢一斤的米和一塊二一斤米的區別嗎?”李明超嘲諷的說。
“這,這種價錢的米區別不大吧。”梁鵬想了半天,才喃喃的說。
“對啊,其實壽司這種東西,做到極限之後,我不否認差別是有的,不過,真是一般人能夠品嚐出來的嘛。”
李明超摟著梁鵬的肩膀說:“人們覺得好吃,一來是這種製作方法本身就帶有一點飢餓營銷的性質,二來,還是和米其林那本雜誌的評級有關係,外國人一聽是米其林最高等級的壽司,吃的時候本身就帶有一種敬畏之心。”
“這就和皇帝的新裝一樣,一旦有人覺得不好吃,會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不是我的味覺和其他人不一樣啊,是不是被什麼因素影響了啊等等。”
“反正,看著那麼高檔的陳設,看著米其林的評級,看著一個專門為他們服務的壽司大師,你還能說這東西不好吃。”
“照你這麼說,一本雜誌還能有那麼大的作用。”梁鵬驚訝的說。
“那是當然了,不然你以為外國人都是人傻錢多,沒有任何好處把一個東西做了那麼多年。”李明超搖搖頭說。
“那你說的這個大目標……”梁鵬好像瞭解了一些東西,試探性的說。
“當然是把這個權利放在我們自己手裡,開玩笑,外國人的舌頭有什麼好的,還能代替我們國人的舌頭,只有我們說好,那才是真的好,你的目標,就是把這個評價權拿到自己手裡面。”李明超衝著梁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