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記得前些年,汕縣本地商人都是以成品糧作為參展品,怎麼今年改成酒了?”
另一人稍作遲疑,笑著答道:“改變參展商品,說明物產豐富嘛,而且糧食作物,不像其他農產品那樣頻繁改種,並沒有連年參展的意義。”
話雖這麼說,但明眼人其實心裡清楚,汕縣糧食的競爭力早就大不如前。主要問題就是結構單一,光是大豆和小麥就佔了總產量的七成以上。而且這邊受限於地形,又不像華北那種集約化的生產方式,很難與加工廠家直接對鉤,總的來說就是模式已經老化了。
眼看著二人越說越跑題,李明超忍不住把壺裡的酒倒了出來,接下了話茬:“酒是糧食精啊,好的原料才能產出這麼好的酒來,幾位局長聊得口渴了吧,不如坐下來嘗一嘗。”
這句突如其來的提醒讓魏局長轉過身,李明超微微點頭,把酒杯遞了過去。
“哈哈哈,年輕人很自信嘛。”工商聯的領導投過目光,打量了一下展臺,隨後笑著拍了拍李明超肩膀:“但眼前的這位魏局長可算是嘗便珍饈,一般的酒很難讓他覺得對胃口哦。”
“少聽他胡說啊,剛才要不是你這酒香,我們也不會專門繞個圈子跑過來。”魏局長也咧開嘴笑了笑,把酒杯舉到鼻尖輕輕一嗅:“嗯,錯不了,就憑這香味,完全能斷定是它至少是二三十年的美酒佳釀!”
“魏局長真是神了,這酒正是我們酒廠的招牌雜糧酒,三十年的陳釀!”李明超隨即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讓三位領導嚐嚐。
三人互邀舉杯,一口下肚之後,市工商聯的二人當即豎起大拇指,搖頭微笑讚不絕口。但那位魏局長卻不停咂嘴,半晌沒作回應。
“哈哈,我就說嘛,這酒在咱們口中覺得好,未必能滿足魏局長的胃口啊。”
話音未落,魏局長卻接連擺手,皺著眉頭把酒杯遞過來,請李明超再續一杯。
“我只是在回味,這種幾十年沒再遇到過的感覺。”魏局長說著,仰頭一飲而盡:“沒錯,就是這種味道,令人沉浸的正宗雜糧酒。”
這話出口,在場所有人都為之一驚,這誇得有點過吧?咋聽起來像廣告詞…
“三十年前的酒,是這個味沒錯。那年糧食短缺,別說酒了,飯都難吃上一口。當時我還只是個小科員,有幸跟著我們科長嚐到幾次雜糧酒。如今久經應酬,雖然什麼酒都嚐了個遍,但實在無法忘懷當年那種感覺。”
正說著,一旁的記者們當然不淡定了,能讓魏局長這麼發自肺腑的誇讚,必須得來個特寫才像話啊。
“小夥子,我可以再嘗一杯嗎?”
李明超會心一笑,再次斟酒之後,桌上也多了一碟特產拼盤。
“當然可以,配上咱們縣的特色下酒菜,包您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