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對方是第四軍的人,帕萊心裡不由得浮起一絲親近感,他說道:“我也是第四軍的,我是第十師的,聽說能夠將敵人第一軍包圍全殲,你們三個師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見眼前的上尉也是自己人,士兵也就放開了不少,和帕萊攀談起來,在他們攀談的時候,陸陸續續有幾個身上被查出有烙印的戰俘被強行從佇列里拉出來,摁著跪在地上,被士兵從後面射殺。
那些被拉出佇列的戰俘的確都是先前曾經被第四軍三個師釋放的俘虜,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回到軍中,在他們又一次被俘虜後,就必須要為自己做出的錯誤的決定付出代價——正如第七師師長埃爾南·帕克所說的,只要再被他們俘虜一次,就會當場擊斃。
……
恩克蘭第一軍被全殲的噩耗很快就傳回了恩克蘭共和國首都恩克蘭斯城,並在城內再度引起軒然大波——這距離上一次因為第二軍被擊潰而引起的震動之間的間隔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兩個軍團遭到重創,其中一個甚至被全殲了,這讓許多恩克蘭人的心裡不由得升起一種名為悲觀的情緒,並對帝國軍隊充滿了恐懼。
那可是兩個軍團啊,加起來也有超過十萬名士兵,哪怕是十萬頭豬都不可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被擊潰,其中的五六萬頭甚至乾脆被全殲,死的死俘的俘。
連續兩個軍的慘敗也遏制住了恩克蘭民間狂熱的參軍浪潮,讓那些還沒來得及報名的人心裡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嘟囔著要參軍了。
而在恩克蘭的國家議會內,主和派也在兩次慘敗後悄無聲息地抬起了頭,主和派的議員們要求馬上派出使者與波爾斯蘭帝國進行議和談判,對他們先前主動挑起戰爭的行為表示歉意,並進行賠償,只求戰爭能夠現在停止。
主和派的議員心裡非常清楚,波爾斯蘭帝國的前身,魯蒙共和國的實力就不是恩克蘭共和國能夠匹敵的了,而現在魯蒙共和國還吞併了北邊的希爾迪王國,合併為人口更多、國力更加強大的波爾斯蘭帝國,恩克蘭共和國與之相比,幾乎可以用老鼠對大象來形容。
雙方實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若是戰爭繼續打下去,波爾斯蘭帝國的強大陸軍很有可能會直接打到恩克蘭斯城外,屆時哪怕他們擁有優勢的海軍,也對戰局起不到任何幫助,等到敵人兵臨城下後,安克頓的那位新皇帝想要將恩克蘭共和國併入自己帝國的版圖,也沒有人可以反對的了。
主和派的要求在議會內並沒有遭到壓制,因為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議會內的大部分議員也都看清了局勢,願意派出使者去嘗試著和敵人議和,在這個時候還叫囂著繼續戰鬥下去,那可就是腦子有病了。
然而,恩克蘭人的議和請求也毫無疑問地遭到了否決,他們的使者甚至沒有踏入帝國軍隊的營地,就直接被趕了出去,不過使者也給議會帶回來了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答覆——
“除非恩克蘭共和國被徹底併入帝國的疆域,否則戰爭將永遠不會結束。”
2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