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沒有專門的膛線拉線機,需要工人拿著鉤狀削刀一條接著一條的刻出來,耗時又耗力,查理決定對這種鉤狀拉刀進行簡單改進一下,將它從單點鉤切法升級成多點式拉削法——也就是在原有的鉤狀削刀的基礎上增加多組刀模,讓它得以不換拉刀就可以把膛線切削出來。
這個方法早在後世地球上的19世紀就已發明,20世紀初的軍用步槍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製造膛線,即便是德國人發明出錘煉法以後還是有許多步槍是是使用這種方法的,足以證明這種方法的有效性。
……
接下來一連幾天,查理都一直待在槍械製造廠內忙碌,在他的帶頭下,工廠的負責人和工人們也收起了偷懶划水的想法,兢兢業業地跟著查理一起工作。
有了查理的帶頭,米尼彈的研發也有了成果,這種子彈的製作難度本就不高,尤其是在查理親自監管下,工人們很順利地完成了米尼彈的研發,並將那一枚枚灰色的錐形子彈擺在查理的面前。
看著這些用鉛製成的子彈,查理不由得咧了咧嘴,他連忙命人拿來一杆早已準備好的線膛槍,帶人轉移到槍械製造廠配屬的靶場內,讓衛兵裝填彈藥,檢視成果。
和使用普通子彈時的困難不同,衛兵在裝填米尼彈時顯得異常順滑,他很輕鬆地就用搗管將子彈捅入槍管底部,隨後站在射擊位上,瞄準一百米開外的目標。
砰——
一道槍聲響過,百米開外的人形靶的身上瞬間出現了一個顯眼的破洞,並且離靶心只有細微的偏差。
接著,查理命人在一百五十米的位置拉起一道新的靶子,讓衛兵繼續射擊,這一次同樣精準地射中靶子,而後是兩百米、兩百五十米、三百米,一直到四百米開外才失去了準頭。
軍官們都被使用米尼彈的線膛槍的射程和準頭驚到了,他們聚集在靶場外圍,指著衛兵手中的步槍竊竊私語,今天的試射算是讓他們開了眼界,沒想到換上新子彈的線膛槍居然這麼好用。
“如果這能給全軍裝配,那我們可就無人能敵了。”
一位師長眼熱地看著那把步槍,對著身邊的人說道。
“會有那天的,我已經可以提前預測到我軍全面裝配線膛槍以後的盛況了!”另外一人興奮地說道。
就在這時,查理讓他們這些軍官一個個過來親自試射,圍觀的軍官們隨即一窩蜂地湧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