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每個團下轄一個炮兵連是不符合魯蒙王國的傳統的,陸軍部也不會批准這個計劃,查理只能透過系統招募——剛好系統的炮兵是無限彈藥的,這也免去繁重的後勤壓力。
這樣算下來,理論上查理麾下的這支步兵旅的作戰人員就有7920人,注意這是理論上的,等查理日後解鎖了獵兵和擲彈兵以後,人數會比這個數字減少很多,因為兩個兵種的連隊人數都是90人。
查理曾經詢問過系統,想要解鎖更多兵種就必須先佔據一個地盤,並在領地內建造系統軍營。擁有一塊地盤的好處還有更多,比如說開啟領地管理板塊、解鎖大學建築和技術研究,招募費用與維護費會削減百分之五十等等。
系統對於領地的判定需要讓查理親自確認,只要查理完全控制一座城市滿足了條件,系統就會詢問他是否將該地設定為派系首府,只要查理選擇確定,那麼該地就會被系統判定為查理的領地,並解鎖更多系統功能。
當然了,一旦派系首府確定下來,查理就必須盡全力守衛她,在查理只佔據一個地區的情況下首府淪陷,他的派系也會跟著覆滅,系統將會徹底關閉,查理也就成了一個沒有系統的普通人。
可以確定的是,到了那種地步,沒有系統的輔助,查理也離死不遠了。
……
第二天,查理就派他的參謀西勒將擴編計劃書送往陸軍部,他同時也沒有閒著,主動去打探關於南方叛亂的問題,昨天晚上奧萊爾的話提醒了他,他現在想要繼續往上爬最好的辦法就是立下更多軍功,南方叛亂剛好可以成為他繼續往上的踏腳石。
在這個時代想要爬到高位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參軍,一種是從政,查理自認為他不是從政的那塊料,而且有全面戰爭系統的輔助,有什麼是比參軍更好的路子呢?
南方的叛亂並不是需要刻意隱瞞的事情,透過一番打探,查理很快就得到了許多從南方送來的情報。
先前提到過,桑托斯黨的人在南方謀劃了數起起義來響應首都爆發的大革命,在革命的訊息傳遍全國後,南方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其中不僅有桑托斯黨策劃的,也有一些不願遭受壓迫的農民的反抗以及某些野心家企圖從中獲利。
在國王被推翻,國民議會成立後,南方的叛亂很快平息下去,不過其中也有少數嚐到甜頭的叛軍和野心家不願意解散軍隊,他們公然佔領城市,與新興的國民議會對著幹,甚至宣佈建立軍政府,企圖自立一方。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以沿海城市普羅登為中心的一夥叛軍,他們在一個叫做阿里亞恩的新晉貴族的牽頭下成立了臨時軍政府,並收編了周圍的其他叛軍,隱隱有自立一國的態勢,當地的新晉貴族和資產階級還出資向領國購買了步槍火炮裝備軍隊,與國民議會分庭抗禮。
透過目前已知的情報中可以得知,普羅登軍政府的官員多為當地的新晉貴族和資產階級,他們在收編了周圍的叛軍部隊以後透過分化、刺殺和安插人手等手段將軍隊掌握在自己手裡,明面上的軍隊編制有三個師近三萬人,但實際上的兵力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除了普羅登軍政府外還有其他規模不一的叛軍勢力,其中兵力最多的有一萬多人,最少的也有三四千人,為了剿滅這些叛軍,國民議會甚至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結實與奧卡洛斯人和希爾迪人的戰爭,將陸軍主力撤回來。
討論還在進行著,贊同停戰的議員佔據大多數,可戰爭不是他們想停就能停的,除了還在交戰的兩個國家之外,得知洛倫國王被推翻以後,王后的母家貝基王國那裡也傳出風聲,貝基國王準備向國民議會宣戰,恢復魯蒙共和國的君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