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的話容易被一些無良媒體炒作說張成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
“疼哥,我並非斤斤計較之人,否則的話我早就甩他們一臉了。”
“今天之事,我只是單純的想要證明,極東島是我的家鄉,我很瞭解我的家鄉。”
“就像你們,家鄉的一草一木,村頭的柳樹,村中的磨盤,早已經吃進心裡了。”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了那一聲爸媽……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
直播間內,音樂突然響起。
舒緩憂傷的音調。
還有那令人神殤的歌詞。
在這一刻,超過千萬的直播間內,靜靜悄悄,無聲無息。
漸漸的,不知道是誰將這首歌的歌詞手動發到了螢幕上。
隨後下邊跟了一串串的文字。
想家了……
故鄉存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
很多人苦讀十幾載,從離開村口的那一刻,怕是連春節都不見得能夠回來。
很多人已經走出老家幾十年,也已經生兒育女,甚至過上了奢侈的生活。
可是留存在兒時的記憶,放在心裡最深處的故鄉的模樣。
仿若從未變過。
故土難離,落葉歸根。
有道是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可是回過頭,卻沒有人能夠給自己一個答案。
當初走出故鄉,是不是所謂的遊必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