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無人機收回,關閉之後,張成就和白館長一起去了碼頭。
然後是渡船,再然後就是公交車,再接著就是末班飛機。
等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三四點了。
一路上,白館長就給張成講述了他的故事。
白館長的過去也是充滿了傳奇性。
首先,他和張成一樣,也是海邊長大的。
但是和張衡不一樣的是,他厭倦生他養他的漁村,只是因為當時漁村太過於愚昧落後。
畢竟在他那個年代,和現在完全不同。
那個年代的一切,是這個年代的人根本無法想象的。
即便是張成,也是難以想象。
後來白館長和很多大山落後地方的孩子一樣,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了故鄉。
一開始,他和大多數人一樣。
畢業工作,拼命的留下來,紮根在大城市。
終於在他三十歲那年,他渴望了幾十年的事情終於做到了。
有次跨洋出差。
他眼前看到了捕鯨的過程。
但是被深深的震撼。
之後他就毅然決然的辭職,然後就進去了海洋動物領域。
再後來組建了第一個海洋生物研究館。
慢慢的到現在,成了國內最大的海洋生物研究館。
按照白館長的話來說,他看到捕鯨過程,誘發了他對大海,對故鄉的愛。
因為來自己基因的渴望。
所以他才毅然決然的放棄一切,投身海洋生物事業。
生活在海島的張成,和白館長有著同樣的經歷。
所以他很能理解白館長的選擇,
就像張成看到那些照片之後,就立刻決定要來一樣。
張成是靠著父親出海打漁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