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撤走所有軍隊後,丘吉爾命令艦船幹掉了法國港口上的幾艘法國軍艦。
當時的盟友和戰船一起沉沒了。
也只有這種瘋子才能擊敗另外一個瘋子。
接下來我們就看到了德意志在戰略上的失敗,他們過分側重坦克和飛機。
從而沒來得及建立海上力量,U艇是他們的驕傲,也是他們的悲哀。
瘸子在看到海軍第一眼,就知道它們才是戰場上的主角,上任後更是力排眾議興建海軍。
即使德軍在中後期為了攻擊英格蘭向倭寇學習,以赤誠為原型建造了齊柏林,但大西洋和太平洋差距頗大。
他們的海軍思維甚至還在大炮時代,給齊柏林裝了炮,讓它變成了不倫不類的存在。
一衣帶水的國家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彼岸。
世界第一陸軍死在了北方。
當我們看去,皆是傳說與遺憾。
但絕不能忽略的是——冰冷的武器改造了戰場,不願意進步的人,永遠都在失敗。
在大海另一段,一個瘋狂的帝國死在了資源匱乏,戰略縱深不足,工業落後上。
其實我們沒必要吹麥克阿瑟,他只是有個好爹,在戰爭初期,三巨頭就知道法西斯必敗無疑。
美軍之所以能贏,完全是因為工業強大,約克城,被打爛之後依靠損管再次在極短時間內爬起來,試問那個國家能做到?
有那種強大工業作為支撐,麥克阿瑟的戰績不算出彩,甚至可以用“慘勝”來形容。
打個比方,後人津津樂道的蛙跳戰術,若無強大工業,飛機,航母戰鬥群,人數堆壓,能成功麼?
不能吧!
因此他才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敗的如臭狗一樣,當米格和噶秋莎被裝備後,他們幾乎一直在敗。
這才是戰術上的壓制,而非依靠工業和人數。
但還要提一嘴的是,工業真TM牛逼,炮彈跟尼瑪不要錢一樣,能如雨點一般密集。
凡是靠海戰線,只要有一支航母戰鬥群坐在那裡,管你來多少人,都撐不住。
當年他們的空軍優勢能把我們打的不敢生活,只要冒煙必遭轟炸。
他們損失之所以小,完全是因為沒把棒子當人看,死在多都不算入損耗。
但他們也真丟人,幾十萬人被幾萬人追著殺,跟殺豬一樣攆著跑。
氣的美軍統帥直接下令炮轟逃跑的棒子軍,兩頭捱揍,但跑的也是真快。
美軍很多次炸錯敵人,都是因為棒子跑的太快,別人比他們早跑四天,可他們還是能超越過去,屬實是尼瑪真牛逼!
但你再看電影,好傢伙,那像是被主人撤掉番號的狗,簡直就是無敵的猛虎,好像整個朝鮮戰爭都靠他們一家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