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知道楚驛想要揚名,便有意對外誇讚,所以楚驛現在在各世家中也是小有名氣了。
一聽到荀文若這三個字,楚驛頓時精神大震,道:“沒想到荀文若也能聽說過在下賤名,幸甚至哉!”
荀彧微微苦笑道:“足下著實謙虛了,原本應該是由家父接待二位,然而家父近來年事已高,已經久不管府中之事,便由在下代為之。”
楚驛自無不滿,反而求之不得:“在下常聞潁川多奇士,而荀文若更是有王佐之才!早已是心折已久,今日得見也算是一償夙願,無憾矣!”
三國時期有兩個忠臣名垂千古,一個是諸葛孔明,另一個則是荀文若。諸葛亮曠世奇才,為劉備父子鞠躬盡瘁,雖知不可為但仍欲與天命抗爭,最後客死異地,長使英雄落淚。荀彧有王佐之才,乃曹操之張良,一生所學只是為了挽漢室之傾,但造化弄人,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漢室一步步衰落,最後無奈落幕,讓後人嘆惋。
荀文若自是不知道楚驛為何對他如此推崇,謙讓了幾句。這時,在一旁的呂布忍不住了。
“子璋路上染了疾病,荀公子還是先讓他在府上休養一下吧!”
荀彧微驚,觀察楚驛臉色果然一副病容,賠禮道:“這是在下考慮不周了,請兩位跟我來。”
又吩咐家僕道:“快去將戲先生請來!”
荀彧領著二人來到一間客房,裡面燒好了木炭,倒也算是暖和。
楚驛在被褥中躺下,問道:“不知荀公達可在府上?”
荀彧微怔,沒想到對方還知道荀攸:“公達尚在府中。”
楚驛一喜:“好極,可否將公達找來,在下有事想向二位請教!”
荀彧笑容微微一凝,答應了下來,起身去喚荀攸。
在找荀攸的路上,荀彧一直在思考楚驛的用意。
荀緄與蔡邕都為天下大儒,兩人偶爾也會通訊,他是一年多前從蔡邕寄給荀緄的通訊上知道楚驛的。
蔡邕在信中盛讚楚驛的才華,還附上了楚驛寫的一篇文章——《阿房宮賦》,荀緄看完之後感嘆楚驛之才雖項橐、甘羅再世亦不及也!還將之分發與荀家眾子弟觀閱。
荀彧本人對《阿房宮賦》格外喜愛,在他看來,這篇文章的作者眼光雖然不夠深遠,但是極為貼合當今朝廷!
荀彧時常悲嘆朝廷日益腐敗,政教混亂,甫一見到如此文章,心中頓生知己之感。後來當他得知作者做此文章只有九歲時又驚又喜,對楚驛也是神往已久,心中也未存過小覷之意。
荀彧的異能是能置身事外,分析全域性。他思考了一會兒,對楚驛的來意心中也有了些結論。
荀彧敲了敲房門:“公達!”
荀攸開門,見來人是荀彧,行禮道:“見過世叔。”
其實荀攸比起荀彧還要年長几歲,但宗法制在中國根深蒂固,長輩就是長輩,別說荀彧只是比荀攸小了幾歲,就算是荀彧現在只是個三歲孩童,荀攸見了也要恭敬行禮。
“有客人來了,想要見你。”
荀攸微怔:“見我?不知是哪位尊客?”
荀彧道:“楚子璋!”
“楚子璋?”荀攸微皺眉頭,他印象中貌似沒有這麼一個人,“啊……莫非是那蔡伯喈的弟子?”
荀彧笑道:“正是,蔡大人在給家父的信上說已經給他賜字為子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