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陸行止向對方交代了清河縣這邊的大致情況,點了當中的幾方勢力,教他牽制之法,最後又懇請對方,替他看好林正和。
周懷山也得到了關於這根線即將代替陸縣令的訊息,卻覺得形勢不容樂觀。
對方是誰的人?
這一點,周懷山一無所知。
一個縣令的任命,並不需要透過聖上來決定,但因為陸縣令的行為已經到了萬民請命的地步,加上週懷山有意為之,這件事便捅到了聖上面前。
這本就是聖上所求,也是周懷山費盡心機才呈送到他面前的事情,自然是多加重視。
關於陸縣令的判決當場就下了,斬立決,妻女、家眷,發配邊疆。
在接任的人選上,眾臣各抒己見,聖上是一個都不想用。
不過一個小小縣令的認命,犯的著聖上花費如此多的心思?
犯不著。
所以,儘管不想用,那也得用。
皇帝也知道此事不能拖太久,越拖越容易讓人起疑,讓人知道他已經開始著手整治淮陽府了。
既然自己無法定奪,選誰都是錯,那便誰都不選,讓底下的人自己爭,自己搶去。
皇帝大手一揮,表示這種小事情,你們自己決定,不要什麼雞毛蒜皮的事兒都鬧到我跟前來,佔用我寶貴的時間。
那滿不在乎的樣子,看起來當真是一點都不在乎一樣。
眾臣頓時一個個眼冒綠光,都想把自己的人塞進去。
爭來搶去,搶來奪去,最後上位的,是戶部的一個小吏,範成。
要說有些事情,執著不如放手呢。
皇帝翻來覆去找不到一個好的人選,最後乾脆放手讓底下的人去爭奪,那群人也是我不讓你你不讓我,最後,倒是便宜了範成。
說起這範成,也是清河縣人,三十多歲才考中進士,最後還留京成了京官,只是此人表現平平,一直沒做出什麼業績來,如今都四十多了,仍然處在戶部的最末流,平時壓根就沒什麼存在感。
正因為對方太過平庸無能,沒什麼存在感,最後竟奇異的在這一場爭奪戰中脫穎而出,入了眾人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