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問她新名字可喜歡,她連忙點頭,說喜歡,完了又一臉煩惱的看著對方:“可是師父不讓用。”
“怎麼不讓?有沒有說什麼原因?”嫂子見她鼓著嘴,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就知道她很喜歡那個名字,只是礙於師父反對,所以心裡頗多怨言。
瞧著她那絲毫不掩飾自己情緒的樣子,跟個沒討到糖吃的小娃娃一樣,真是單純可愛得緊。
大概是因為方小小救了她娘兩一命的原因,總之她現在看方小小是怎麼看怎麼順眼,成天的就想替她張羅,自己有的沒的都想給她。
“師父說名字會有的,讓我不要著急,若是著急,將來就會後悔,特別後悔。”方小小如實回答。
“這樣啊……”周夫人知道張啟風不會無事誆她,所以對方這麼說肯定是有原因的。
她突然想起來,方小小說過自己相公是舉人……
心裡隱隱有些猜測,但她也無法肯定內心的猜測,便什麼都沒說。
“既然張師父這麼說,那你便聽他的。不過,名字可以不要,這個婉字卻可以要,這是周家女子的排字,你既已經是周家女兒,那便用上。”
方小小一聽,覺得嫂子的話在理,頓時又高興了起來。
雖然具體叫什麼名字還知道,但肯定有一個婉字,大哥說了,這是婉轉,柔順,美好之意。
於是,沒一會兒,張啟風就見氣呼呼跑走的徒弟又回來幹活了,還很有幹勁兒,在他身邊轉來轉去,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
兩人在曲水縣足足進行了五日的義診,替那些沒錢看病的百姓都看了一遍。
他們摘回來的草藥,不到半日就用光了,後來張啟風便讓方小小以藥房小掌櫃的身份,去分店以成本價調取了不少藥材。
正好把林正和給的路費給花掉了。
雖說是成本價調取的,但也沒讓藥房吃虧。
兩人義診的時候,打的是藥房的名號,於是,這整個曲水縣的百姓都知道是仁和堂的大夫在義診,仁和堂的口碑在短短几天的時間內直線上漲,藥房掌櫃的笑得合不攏嘴。
最後,周知府更是讓人給仁和堂送去一面錦旗,著重表揚了他們的義舉。
至此,掌櫃的哪裡還會計較什麼損失?
在方小小和張啟風離開的時候,掌櫃的拉著說了好久的話,得知方小小之所以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小掌櫃,是因為救了劉大夫一命之後甚為驚奇。
隨著方小小把當日的事情說了之後,掌櫃的也是無比唏噓。
“說起來,我們仁和堂藥鋪的招牌在陵江一帶也是數一數二的,只是不知從何時起,各地的仁和堂藥鋪總會時不時發生點事情,導致我們的口碑越來越差,不知不覺,規模就越來越小了……”
掌櫃的說,他們仁和堂的老闆是京城富商,一開始就是做藥材起家的,後來又做了旁的生意,重心也逐漸轉移,直到現在,仁和堂在陵江一帶只剩下十幾家鋪子。
想當初輝煌時期,仁和堂可是有上百家鋪子的。
好巧不巧,這十幾家鋪子,便分別由劉掌櫃,與面前這位苗掌櫃在管理,兩人各分管八家鋪子。
所以,方小小救了劉大夫一命,劉大夫贈予她一家鋪子一半的利潤,也並不算太多。
方小小聽得似懂非懂,張啟風聽後,卻陷入了沉思,半響之後,他看著苗掌櫃,說的話卻讓對方震驚不已……